友情的故事200字左右?

有两个朋友患难与共,形同亲兄弟。上帝不相信人间还有真正的友谊,于是就设计考验他们。 有一天,这两位朋友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面临死亡。这时上帝出现了:“我的孩子,前面一棵树上有两个果子,吃下大的那个,就能抗拒死亡,走出沙漠;而小的那个,只能令你苟延残喘,最终还会极痛苦地死去。”

两个朋友向前走了一段路,果然发现了一棵树,也发现了树上的两个果子。可是,他们谁也不去碰那个会给一个人带来生命之光的果子。

夜深了,两个好朋友深情地凝望着对方,他们都相信,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晚。

当太阳从沙漠的一端再次升起的时候,其中一个朋友醒过来,他发现,另一位不在了,而树上只剩下了一个干干巴巴的小果子。

他失望了,不是因为死亡,而是因为朋友的背叛。他悲愤地吃下了这个果子,继续向前方走去。

大约走了半个多小时,他看见了倒在地上的朋友,朋友已经停止了呼吸,可是他的手里紧紧握着一个更小的果子。 给我们的启示:每一个人都希望被理解、原谅、信任,但想一想你又是怎样对待别人的呢?

信任是一汪清泉,当你捧起它的时候,你才能喝到甘甜的泉水,一旦你放弃它,它无论如何也无法为你解渴了。

元白之交的故事?

元白之交讲的是白居易和元稹交往的故事。

元稹和白居易是同一年的进士,同登进士科,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元白,有着深厚的友谊,而现在看来这个友谊好像超过了普通朋友之间的界限,常人说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形容读书人之间关系多淡薄,而两人却不似这样,反而因为读书人的身份,性格,品行相同,两人之间的友谊越发深厚,逐渐成为了一对“好”。

当时一起入朝为官,后一起被贬,由于两人贬去的地方不同,而交通又不方便,两人只能用书信来表达自己的想念,一生通信1800封,好家伙,古人的平均年龄只有四五十,从认识到离开,三十年的时间,一年至少也得六十封信吧,两人相隔之远,在古代通信又不发达,寄一封信也得至少十天半个月,他们还能一年几十封,如果按照现在有社交网络的话,那岂不是每天二十四小时十二个小时都在打电话,发消息啊。

元稹曾写过“微之与白乐天最密,虽骨肉未至,爱慕之情,可欺金石”,就可以看出两人之间的友情了,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都能骗过去,按照现如今来说,不就是我们虽然不是兄弟,但胜似兄弟吗?不也得来一个“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以敬告天地啊。

这里还有着一段白居易和元稹的传奇故事呢,话说元稹梦见白居易和朋友在慈恩寺游玩,就随即题了一首诗给白居易。“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里游”。而白居易在游玩的时候也想起了元稹,随即题诗一首《同李十一醉忆元九》,想念到这种地步,梦中同游,也是很神奇了吧。

白居易和元稹一生互赠的诗也很多,在被贬的路上,元稹写了这样一首诗给白居易,“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极其暧昧,却又把他们两的友情体现出来的诗句,白居易也回赠了一首“同心一人去,做觉长安空”表达了朋友走了自己觉得这个世界都没有的感情。

随着两人一同被贬,更是疯狂的寄书信,表达被贬的愁绪和两人之间的思念。 即使有名的“通江唱和”就是传颂他们两人的事迹。一人心情的起伏随着另一个心情的好坏,也不愧为“元白”啊。

随着元稹的去世,白居易也逐渐消沉,直到若干年后白居易也去世了,这段令人称赞的友情才开始罢休,但是他们的友情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

后来还有人把自己和朋友关系的称为“元白之交”。

人生寻一知己足以,就如同伯牙子期一样。虽然现在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一直被人所曲解,不过也难怪,毕竟很难相信两个男人之间有着如此深厚的友谊,说是基情满满也不为过了吧。

不过呢,美好的往往不容易被人理解,最美好的友谊也不过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