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给事中用什么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

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绝。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

,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

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

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

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

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

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

,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

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

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

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

,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

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0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发了诗人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的思想感情。此诗是李白为贬官的好友王昌龄而作。首句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描画了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的险远,表现了对朋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最后两句寄情于景,对明友进行由衷的劝勉与宽慰,情感真挚感人。

古诗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达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 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4] 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该诗还几次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