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的意象和古体诗的意境有什么区别?

记得是三十多年前,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大约是八五年前后,本市文联邀请蔡其矫和孔捷生来讲学,有幸聆听了两位大咖对现代诗和小说创作的经验与思路。蔡老的讲座,令人茅塞顿开,至今记忆犹新。当年恰恰讲的是诗词创作的意象。对理论性问题,不多论,三十五年过去了,也模糊了。当年没有手机,也无课件,只靠笔记本手录,现在笔记本早不知哪地儿去了。但他讲的核心,对本人影响甚深,后来试着写些诗,都是依蔡老的方法,现与大家分享一下。(以下内容凭记忆整理,还有个人的领悟,可能有不到位的地方,请见谅,谢谢)

一、诗就是意象+情感。

个人理解蔡老的观点,有个比较形象的比照,将草书诗字,右边可以看成是音符,左边看成火炬。🎶音符就是美好的意象与旋律,火炬就是情感,就是燃烧的激情。

二、什么是意象。

关于意象和意境,会读诗的都知道,文学理论也是云山雾罩,有如渺渺天机,又或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禅锋偈语。有关意象和意境,在此不赘言,可参考词条,本人头条号也有写过,有兴趣可以看看。

蔡老当年提出来,意象派的创作高峰即为唐诗,不仅是影响现代,甚至于影响世界。他举了个例子,说是一个法国当代意象派诗人(人名忘了,报歉),在他的名片上,印着他本人面向太平洋的背影照片,上面写着一句话:思绪跨越太平洋,杜甫的儿子,注视着世界的命运。

(图文无关,借其意境而已)

他自称是杜甫的儿子,他在当年就开始玩穿越了,难道是穿越鼻祖,比黄易《寻秦记》还早?(开个玩笑)

三、唐诗中的意象与现代诗意境。

蔡老举了个例子,大家耳熟能详的张继的《枫桥夜泊》。他说唐诗中写景,都是依视觉的转移来表达的,从上到下,由内到外,由静到动,反之亦然。月落乌啼霜满天由远及近,江枫渔火对愁眠由高到低,“姑苏城外寒山寺由内到外,“夜半钟声到客船”由外而内。这其实也是所有写景状物的基本手法,可以用在散文和小说的环境描写上。

对于现代诗,蔡老举了自己的一首《竹林里》为例。

竹林里

泼水在空中凝固,翠绿快滴下露珠,看那光明在末梢颤动,又像喷泉又像雾。

飘落无形的雨,滋润心灵的湖,希望就在这一刻复活,自那失望的坟墓。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蔡老到武夷山,看到一片竹林,有感而发。“泼水在空中凝固”从下向上,“翠绿快滴下露珠”由上到下,“看那光明在末梢颤动”站在竹林里看向头顶上的阳光闪动,“又像喷泉又像雾”跑到远处,反观竹林。这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像,为后面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

四、情感。

现代诗与唐诗的情感表达有所不同,唐诗是在意象中融合情感,在起、承、转中步步铺垫,在最后的“合”上爆发,其实质也是意象+情感,只是方式不同罢了。按蔡老认为,现代诗先表现意象,后将情感抒发深化意境,升华哲理,更能完美表达意境和情感。

飘落无形的雨,滋润心灵的湖,希望就在这一刻复活,自那失望的坟墓。

在后文革时代,人们从当年的浩劫中挣脱出来,带着满身的伤痕和对前路的茫然、迷惘、甚至失望。在竹林中看到新的生机,滋润受伤的心灵。希望再多,总被现实无情打击,常和失望相伴,但在那第N次失望之后,依然有N+1次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