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绪与情感的新闻报道(关于情绪与情感的新闻报道题目)

一、情绪与情感的关系和区别?

(一)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情绪与情感两者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1.情绪变化受情感制约,而情感又在各种变化的情绪中得到体现。

2.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3.情绪和情感是两种彼此难以分离的心理现象,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有关;而情感的产生则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

2.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而情感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3.情绪产生早(个体生命开始,饥饿哭闹),情感产生晚。(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

4.情绪具有情境性和动摇性,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5.情绪多是外显性和冲动性,而情感则具有内隐性与持久性。

二、情绪情感的特点?

情绪和情感,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主观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它反映的是主体需要和客观外界事物间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有三个成分,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 主观体验:个体对不同情绪情感的自我感受,是三成分最重要的; 外部表现:即表情,包含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等,情绪和情感均有外部表现; 生理唤醒:指情绪和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如血液循环、皮肤电活动变化等。

三、情绪情感的种类?

情感情感的分类作为教师招聘考试中的一个常考点,在考试过程中,经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对大家进行考察。需要考生在把握概念的基础上,能够判断题目中所涉及的概念或者例子反映了哪一类情绪或者情感。现就二者的分类进行逐一说明。

一、情绪的分类

情绪一般指个体在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景中直接产生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情绪的状态分类一般为以下三种:

1.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中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向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心境具有你散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弥散性是指当人具有了某种心境时,这种心境表现出的态度体验会朝向周围的一切事物。长期性是指心境产生后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人的情绪。例如诗句“月不长圆花易落,一生惆怅为谁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些诗句都是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体验朝向了周围的景物身上。

2.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人意义的事件引起的,往往带有特定的指向性,伴随着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处于激情状态时,人的认识范围狭窄,理智分析能力受到限制,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弱、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行动的点义和后果。然而,激情并不总是消极的。激情有时可以成为激励人们积极行动的巨大动力。例如,申奥成功后人们欢欣雀跃;人们吵架情绪激动时可能大打出手。

3.应激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个休在应激状态下的反应有消极和积极之分。积极的反应表现为急中生神、及时摆脱危险境地,做出平时几中不能做到的事情。消极的反应则表现为惊慌大措、意识狭窄,正常处事能力水平大幅度下降。例如,碰到歹徒时人们可能向离弦的箭一样冲出去,也可能被吓得六神无主。

二、情感的分类

情感一般指个体意识到自己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后而产生的稳定的、深刻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

1.道德感

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感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对社会劳动和公共事务的义务感、责任感,对社会现象的正义感,对社会集体的集体感,荣誉感,对同志的友谊感,同情感以及国际主义情感等。

2.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巾,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和人的认识活动、求知欲望、认识兴趣以及对客观规律的探求是密切联系的。例如,学生在解出一道难题时特别开心,在搞发明创造时产生的兴奋感。

3.美感

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包括自然美感、社会美感和艺术美感三类。

四、与情感相比情绪的特征是什么?

1、 情绪通常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如饮食、睡眠、繁殖等)相联系,为人和动物共有;

而情感通常与个体的社会需要(如友谊、劳动等)相联系,如爱国主义、人道主义、荣誉感、责任感、羞耻心等,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2、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即脑的神经活动过程,通常有较明显的生理唤醒;

而情感则主要指人的内心体验和感受,经常用来描述那些稳定、深刻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真理的热爱、对美的欣赏等。

3、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的特点,一旦这一情境发生变化,相应的情绪体验就消失或改变;

而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一经产生就比较稳定,一般不受情境左右。如友谊并不因朋友是否在眼前而改变。

4、情绪具有冲动性,并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悔恨时捶胸顿足,愤怒时暴跳如雷。情绪一旦发生,其强度往往较大,有时个体难以控制;

而情感则经常以内隐的方式存在或以微妙的方式流露,并始终处于意识的调节支配之下。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1、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

2、情感离不开情绪。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

3、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变化受情感支配,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表现的强度。

4、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二者密不可分。

五、论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是受外界干扰而产生的心理活动情感:是内心自发引起的心理活动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体验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和情感同认识活动一样,仍然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不过反映的内容和方式上有所不同。认识活动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本身,包括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及它们的外部特征和内在联系。情绪和情感反映的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是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2、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

3、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

六、情绪情感定义?

是指人对他所认识的周围世界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如愉快或不愉快、满意或不满意等。

一方面,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受认识活动的影响,如“知之深,爱之切”说明了认识对情绪的影响,而“知识就是力量”说明了认识对意志的影响。另一方面,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也影响着认识活动,积极的情感、锐意进取的精神能推动人的认识活动,而消极的情感,畏难苟安、意志薄弱就会阻碍人的认识。情绪、情感与意志也存在密切的关系,情绪、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而人的意志可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

七、情感与情绪是有区别的?

情感是对别人有一种喜欢或者依赖的感觉。

情绪却是人脾气中的一种。有好情绪,还有坏情绪。需要个人的控制。

八、论述情绪情感、意志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认识、情感与意志是人的心理的基本过程。这些过程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首先,意识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人的意识活动是受目的支配的,目的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人认识活动的结果。

人的认识越丰富、越深刻,他的活动

九、简述情绪情感的功能?

  情绪情感是人对外部环境(包括周围社交)的正常反应,适度的情感表达可以有益个体的身心健康。但是过激的情感表达可能会影响他人的情绪,从而不利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总之,情绪情感的功能是帮助个体适应环境。  

1)信号功能:情绪的信号功能表现在个体将自己的愿望、要求、观点、态度通过情感表达的方式传递给别人以影响他们,它是非言语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际沟通中具有信号意义。  

2)组织功能:情绪作为脑内的一个检测系统,对其它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  

3)动机功能:又称为情绪的调节功能,指情绪对人的活动起发动、促进和调控的作用。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的完成任务。  

4)健康功能: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

十、儿童情绪情感的培养?

1.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幼儿期的情绪情感仍然经常变化,甚至会出现两种对立情绪在短时间内互相转换。

2.情感比较外露。在幼儿初期时,幼儿的情感完全表露在外。

3.情绪极易冲动。

幼儿的情感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冲动,在幼儿初期尤为突出;其次,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看,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情感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情感不断丰富。随着幼儿社会性需要的发展,引起幼儿情感体验的事物不断增加,情感也会随之不断丰富。

2.情感所指向事物的性质逐渐变化,情感日益深刻。随着幼儿言语和认识过程的发展,他们的社会性需要和情感也随之发展起来;最后,从幼儿的情感发展水平来看,特点主要表现为“三感”:

1.道德感。即幼儿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中班幼儿常常“告状”,就是由道德感引起来的一种行为。

2.美感。即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内心体验。

3.理智感。又称“智慧感”,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是幼儿理智感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

“三感”中的道德感是经常考察到的知识点,比如:“幼儿看见同伴欺负别人会生气,看见同伴帮助别人会赞同,这种体验是?”答案给了4个选项,分别是理智感、道德感、美感、自主感。从定义来看,道德感是在掌握道德标准的基础上产生的。看到同伴受欺负生气,看到同伴帮助他人赞同,是孩子评价别人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所以答案应该选择道德感,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目的意思,以上的分析也就是我们看到题目之后的答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