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飞塞北故事梗概?

《雁飞塞北》这部长篇小说不仅是北大荒开发建设半个多世纪历史上的第一部,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黑龙江省的第一部。《黑龙江文学通史》上曾这样评价:“在黑龙江文学艺术发展史上,20世纪50年代末期,异军突起的垦区文学是建国后黑龙江小说创作隆起的第一座艺术高峰,而林予与他创作的长篇小说《雁飞塞北》则是这座高峰的奠基石。”

然而,当年为了创作这部长篇巨著,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林予,祖籍江西省上饶县。1930年生于北平,童年随父母回南方居住。1949年5月,林予参军后,随部队进军大西南,穿过十万大山来到了风景秀丽的西双版纳,火热的战斗生活激励着他开始了文学创作。1955年调《解放军文艺》社当编辑,后任总政治部创作员。曾与白桦等人创作电影文学剧本《边塞烽火》,并创作长篇小说《边塞烽火》。

1958年初夏,林予随同十万转业大军从总政文化部转业来到富饶美丽的北大荒。开始在八五O农场当农工。拓荒者的斗争生活,激起他的创作热情,很快创作了反映垦区生活的短篇小说《我们的政委》。不久,调牡丹江农垦局宣传部,参与北大荒电影纪录片的摄制和编导工作。后来,他奉命筹办《北大荒文学》。

林予是一个创作极其勤奋的人,又是一个出色的讲故事能手。他醉心于出乎读者意外的情节和事件,通过形象、叙述、画面非常生动地把所想的东西表达出来,使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在北大荒的四年生涯里,他深入农场,采访各式各样的人物,热心地辅导业余作者,使创作与辅导完美地结合起来。他选择了八五三农场四分场作为他的生活和创作基地,有时长期在那里蹲点,一边创作,一边发动广大业余作者写稿。

林予的创作态度是严肃认真的。为了写《雁飞塞北》这部长篇小说,他多次去雁窝岛,深入生活,和那里的转业官兵们同吃同住,召开座谈会,访问职工家属。1962年小说出版后,他还专门到八五三农场、宝清一带与读者座谈,征求对小说的意见。

林予在创作《雁飞塞北》这部长篇小说时,正与北大荒的散文作家平青家住邻居。有一天,平青家听着林予家传来做木匠活的声音,中午,林予在隔壁喊平青,叫他们过去参观他的杰作。原来,他把通铺拆了一半,拆下来的木板铺在地上,地板上靠北墙塞上了一张三条腿的桌子,正当他们为找一根桌子腿犯愁的时候,住在房山头的司机,送来一根他家的烧火棍。林予接过来,顶在桌子下。还短几寸,又垫上两块砖头,才把桌子放稳。林予得意地坐在桌子上,拍拍桌子,“这下我总算有个写作的地方了。”他踏踏脚下的地板,笑着对平青说:“好舒服啊,你们向我学习吧!”从此,林予夜以继日地在这斗室内奋笔疾书。

《雁飞塞北》取材于1956年铁道兵和1958年十万转业官兵开发荒原雁窝岛、建设农场的生活原型。小说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在相当巨大的规模上表现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的宏伟蓝图,反映了他们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讴歌了他们艰苦创业的丰功伟绩。小说所反映的转业官兵开发孤岛的斗争生活,真切动人,催人奋进,描绘的自然风光,神奇壮丽,令人神往。这部小说的成功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0年代,著名作家茅盾在总结全国文学创作成果的书面发言中,曾将这部长篇小说列为当时的优秀之作。当时,有一些青年就是看了这部长篇小说后,要求来到北大荒参加开发建设的。

林予创作的这部长篇小说,既是一曲开拓者的赞歌,也是创业者艰苦斗争历程的壮丽画卷。林予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正是黑龙江垦区最艰苦的时期。他每月九元钱的伙食,吸一角多钱一包的香烟。在农场体验生活时,住在仅能遮避风雨的“马架子”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小说的初稿。

后来,他还多次到北大荒,冒着严寒,去友谊农场、洪河农场采访,还特地返回阔别了20多年的雁窝岛,探望当年作为《雁飞塞北》模特的干部、职工和他们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