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落梅的生于什么年代,家庭情况如何?一生有何作为?

白落梅,1979年出生,原名胥智慧。栖居江南,文字清淡。

简单自持,心似兰草。

一个凌霜傲雪,拣尽梅枝的女子。

凭一支素笔,写尽山水风情,百态人生。没有风华绝代,只有岁月静好。

读者盛赞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

其散文在CCTV3《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播出三十余篇。作品常见于《读者》等杂志。读者盛赞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

已出版作品《恍若梦中一相逢》、《烟月不知人事改》、《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恨不相逢未剃时》、《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人生何处不离人》、《西风多少恨 吹不散眉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月小似眉弯》《岁月静好 现世安稳》等。

他的诗句比他本人要出名百倍,流传甚广。

作者白落梅的文学水平真的高吗?

白落梅的文学水平,一言以蔽之曰“矫情”。

我们且先来看看她的这本林徽因的传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吧,这本书在当当网售卖的时候,毫不脸红地打上“迄今最唯美、最诗意、最精致的林徽因传记”的宣传语,与某些畅销书作家动辄“如椽巨笔”“销量惊爆两千万”一样让人不得不生敬仰之意,等到翻开书页,又是这样的语言:

“林徽因是温和的,她的性情不曾有太多的放纵,所以也不存在多少破碎。她没有张爱玲的凌厉,也没有陆小曼的决绝,亦没有三毛的放逐。她活得乐观而执著,坚定又清脆,所以她的生命不惊心亦不招摇,她不曾给别人带来粗砺的伤害,也不曾被他人所伤。她是那样的柔婉又坚忍,诗意又真实。纷扰红尘中,多少人企盼有这样一位红颜知己,不需要浓烈相守,只求淡淡相依。”

又或者:

“几场梅雨,几卷荷风,江南已是烟水迷离。不知多少人会记得有个女子,曾经走过人间四月天,又与那莲开的夏季有过相濡以沫的约定。”

初看之下,只是文字上有些矫情罢了——如果仅仅只是这样,那还不能让人生出嫌恶来,但若通篇的文字都是这样,永远就是“梅雨”“荷花”“红尘”“感动”“风华”“相守”这些词汇,不能不让人怀疑是不是她的词汇储备量就只有这么点。

而且细看之下,她并不只是文字的问题,文字不过是浅层次的,关键在于她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文字,以及她想借助这样的文字传达出什么。

因为除了上面那些矫情的东西之外,白落梅用了相当多的“我认为”“我想”来臆测林徽因是如何爱着徐志摩的,如何如何爱而不得,如何如何热烈而伤感,历史上林徽因对梁从诫的说过徐志摩并非爱着她本人,而是把对爱侣的美好幻想寄托在她身上,如此清醒的林徽因,会是白落梅笔下那个求爱不得的无知少女吗?

【这也不是真实的林徽因】

显然,白落梅所抒写的也并不是林徽因本人,她写作传记的目的并非为大众展示一个真实的林徽因,甚至并非展示一个她心目中的林徽因,而是为了抒发她自己的意淫:一个已婚的男诗人,为了一个曼妙的文学少女要死要活,终于在现实的压力下一别两宽,各自伤感,最后再去地下寻觅那没有结果的爱情。

简直闻者伤心,见者落泪,既可以满足伪文青的那点小颓废,又能展示作者所谓的才情,更能挣得盆满钵满,岂不是一举数得吗?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何以敢在传记之中枉顾事实,只顾抒情呢?

评论多说白落梅文字华丽,这是错觉,真的并不华丽,无非就是流年,岁月,光阴,青苔,石板路,暗弹相思泪之类。主要特点就是抒情,自恋般的无病呻吟。但是,场景,情景,人是物非的意境的确是唯美的。

需要这样的文章,却不能太多。多就滥了。白落梅写的那么多,基本上是重复反复就那几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