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缺爱的人很难过好这一生,你怎么看?

原生家庭缺爱的人,的确很难过好一生。在原生家庭缺爱的环境下的人,性格缺陷明显:一种是对爱的极度渴望,不甘孤单,对待异性的关心,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和异性恋爱,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总是没有安全感,不停的让对方确认是爱自己的,从而让对方感到窒息而导致分手。同时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敏感、多疑、自卑;另一种是不会表达爱,明明很爱却说不出口或者言不由衷,不愿承认自己的爱。还有一种是他人的爱极其冷漠,缺乏爱的感知力,为了不能让自己受伤,宁愿忽视他人的感情,而不会在意其是否受伤,“回避型人格”就是这种情况导致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原生家庭的童年经历,对个人性格、行为、心理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一生的幸福。我们会发现,一个人的生活状态、人生选择,都和我们的童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要想摆脱原生家庭在童年时造成的伤害带来的心理阴影

1.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每个人都有缺点,相信有缺点的自己仍然很可爱,也值得爱。

2.学习一些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找寻心理阴影的源头,正视自己的内心。

3.多看一些哲学相关的书,用哲学思维看待人生,会让自己变得豁达。

相信,只要你不断寻找,你终将能找到一条回家的路!

这种话题感觉都是鸡汤文伪命题,这类没法量化的东西什么叫缺?什么叫不缺?再者说了,现在网络上有个热度很高的社会性话题:熊孩子!这种原生家庭总说得上不缺爱了吧?你认为有几个熊孩子能过好这一生呢?我们受的主流教育里,还有著名的温室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呢!这么说起来这原生家庭也太特么难做了:得不缺爱、得不多爱、还得用对爱的方式方法!我个人以为,以前有部美国家庭情景剧《成长的烦恼》,心理医生杰生·西沃的家庭,这方面做的足够好了,两口子风趣幽默,负责任、懂得爱,无私且公平的爱自己的每一个孩子,也会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有变化的爱,老实说几个孩子性格不同,但都给养的三观很正,懂得好歹了,可是这样家庭出来的,你以为过好一生的几率就比别人大?

麦克和本就不会因遇到一个渣女或工作问题而沉沦?凯萝和克里斯蒂就不会因遇到一个渣男或别的不顺心的事而一蹶不振?这个世界非常复杂,原生家庭哪点爱的剂量差,真的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会拉平到看不出差别。我们日常所见,所有家庭都差不多,特别缺爱和特别多爱的几乎遇不到,我们所遇到的一个个熟悉的人,都会有成长环境很好而本人很烂的、成长环境不好而本人性格很好的。注意,我说的是每一个人,要说起这个话题,都可以用身边的人举出正反两面的例子。

一堆世界名人传记,和历史上各种成功人士的故事也可以用来举证,有有优秀家庭成长起来的更杰出代表,但更多的更能打的不都是恶劣家庭出身,逆势成长起来的狠人吗?人都会本能的想相信,假装相信只要自己做的足够好,孩子就会因该跟自己学的一样好,而真相是残酷的,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一个家庭,可以对孩子造成比社会环境还大的影响!从理论上,从概率学甚至拓扑学上来说,这也是件不可能的事。如果说九十年代云南那种违禁品的泛滥导致几乎一代人的大浪淘沙,很多外省人没有切身体会,那么想想磁暴步兵杨教授治下的网瘾少年中,能统计出那种家庭更倒霉吗?

当时还说是离婚家庭的孩子更容易中标,但实际统计只是因为离婚家庭经济承受力更差,这种家庭的孩子毛病跟容易暴露而已,比如,同样两千元收入的双亲家庭,四千元的收入,孩子偷三百元去上网,只是家里骂几句的事,而单亲家庭一共就两千元收入,孩子偷三百元去上网,很多时候就已经切实影响家庭经济运作,已经可以频频引起家庭矛盾,于是显得这孩子行为更加恶劣。

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每个人自己最清楚,我们幼时、少年时缺的不是父母长辈对我们的爱,甚至都不缺身边周遭非来自亲人的善意,真正缺乏的反倒是我们自己对这些爱、这些善意的感知,到我们成长到可以理解的年纪,内心的懊悔,有多深重?只不过我们都到了从朋友深夜饮酒的碰杯声里,听出了各自梦想破碎的声音的年纪,已经学会风轻云淡的跟人说:天凉好个秋。所以,别人我不知道,我自己以前以为我就是缺爱的原生家庭出来的孩子,现在我觉得我没资格指责我曾经拥有却不自知的如山父爱和如海的母爱。我的一生过得好不好,全是我自己在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