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互动营销该怎样做,用实例讲述一下?

每个品牌都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顺应用户的需要,才能受到广大用户的支持。因时而易地改变自己的营销方式,最终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的。在大环境下企业的互动营销方式也应随着周围的变化而变化,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增多,互动的方式不要原模原样,也要丰富多彩一些。跟随营销方式因地制宜改变互动方式是很重要的,世界时刻在变,我们的营销方式也要顺应时代而变,互动营销就是迎合了这个时代的需求而来的。

看着郭敬明凭借《小时代》再次赚得盆满钵满,韩寒似乎也坐不住了,开始着手进行电影编制。《后会无期》与《小时代》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前者没有实体书,也就没有原有的粉丝群,而是一部全新创作。在前期的电影宣传上,《后会无期》并没有透露太多的细节去吸引观众,而是以“韩式”幽默和观众们互动去达到宣传效果。

在此基础上很多网民都是思维大开,大部分微博上都有神一般的回复,而相关联的微信营销号将这些诙谐幽默的评论集合起来,再以微博形式传出,使得《后会无期》这部影片有效的二次传播。因而,《后会无期》的前期宣传既保持了影片的神秘性又在话题性上做足噱头,这就是以话题形式进行互动传播的营销特点。

影片上映后,剧中的几位主角都做成大头贴的形式,才配以剧中的经典句子在网络上传开。并迅速地引发了网友们的创作激情,最经典的当属“什么就会放肆,但什么就是克制”。此外,《后会无期》电影中的几位主角相继在自己的微博发表对这部电影的看法,以及当时在拍这部影片时的情景及感受,让电影在观众心中有了更完整的形象。

此部电影在没有实体书,没有粉丝的情况下,无论是在票房上还是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都完败了拥有实体书,和众多粉丝的《小时代》,一部分是影片内容的影响,还有一部分应该归根于韩寒对这部影片互动式宣传上。可见互动营销,宣传也是一种不错的营销手段。

在快消行业中,可口可乐创造了许多经典的互动营销案例,比如需要朋友合力才能够到自动售卖机的窗口,比如在迪拜的贫民窟安置了一个可以免费打电话的红色电话亭,比如快乐昵称瓶的收集活动等等。星巴克的早起免费咖啡互动营销,也算是取悦消费者和品牌方的经典案例。很多年前麦当劳的“陈奕迅送麦当劳”,如今被Uber活学活用在了“请佟大为当司机”,这类型的互动营销让顾客和品牌都比较满意,但可能让执行公司操碎了心,因为只要有明星参与的营销活动,必然会特别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

三、怎么去做一场“不尴尬”的互动营销?

成功营销的背后,是清晰的营销目的、精确的消费者洞察、正确的营销策略。这部分工作肯定不是乙方做,一定是甲方自己琢磨。甲方一定要自己想清楚,营销目的是什么?有时要作为、有时需要不作为。有时候,钱投在媒体上,还不如直接投资给员工涨工资,更刺激销量。

3.1 首先要有清晰的营销目的

1个月前,我看到某知名社会化媒体运营公司老总的媒体发言稿,其中提到:品牌在社交时代的营销目标就是,进入更多的消费者的移动社交生活,和他们建立连接。接着又阐述了自己公司一套华丽丽的互动营销理论,什么4大XX、3大XX之类。

换做几年前,我肯定为此言论点赞,因为年少无知、且不用扛生意嘛。现在,我可能条件反射的反问:“为啥?结果真有利于生意吗?”换做我老板天天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同志们,Marketing不是闹着玩,不是过家家,随便搞个酷炫的案子忽悠老板我,而是要每日三省Money Money去哪儿!”话下之意,不利于生意目的的marketing,都是耍流氓。

营销目的有很多层次,简而言之有2个,影响力和销量。影响力一定要是积极的,而非负面的。销量也尽量分清楚是一次购买,还是重复购买。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分清楚营销的主体,到底是整个品牌的宣传?还是单品宣传?或者希望单品去带动全系列全品牌?

3.2 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

精确的消费者洞察是营销创意的起点。可能我们每天都美其名曰在做消费者研究,但真正能洞察到消费者需求的,少之又少。原因有3个:

(1)甲方容易被内部各种杂事所缠绕,无法分出精力去研究最基本的消费者洞察。

(2)甲方很容易有强烈的代入感,以为自己是品牌的消费者,轻率的以自己的感受去推断目标消费者的需求。

(3)甲方容易被数字绑架。因为有市场调研公司的帮助,很多甲方都不愿意自己动脑子,容易简单的被数字忽悠。实际工作中有个诡异的现象——越是不动脑子的人,越容易执着数字;越是动脑子的人,反而越容易妥协。长此以往,劣币驱逐良币。这里推荐看一本书《董事会里的战争》,里面有详细描述。

还有一点,千万不要被消费者需求给弄晕了,有些需求只是个圈套。这一点非常晦涩难懂,请大家自行翻看一些经典书籍。

3.3 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

策略是为了保证高ROI。营销策略就是实现营销目的的打法——是正面出击?还是侧翼围剿?或是出奇兵突围?这些打法决定了我们选择哪些媒介?做什么频率的推广?用什么样的KOL/大V?和什么活动互相配合?要不要链接到电商网站?这些,都需要专业的乙方公司去设计,又与具体的营销战术直接相关:

(1)360度多平台整合营销,不一定适合所有品牌。有些品牌根本连1度都用不上,何必折腾那么多呢?但有些品牌却必须要大投入大传播,才能达成营销目的,这时就不要吝啬营销费。

(2)微博微信不一定要每日一更,因为没有好内容,只是为了更新而更新,更容易自降身价。

(3)大V并不一定要用,很多大V既和品牌不相关、又相当贵、还特别懒……买一个大V的钱,可以买若干个小红人,而这些小红人的主动性更强、与粉丝的互动程度也更高。

(4)营销内容要符合每个媒介的特征。豆瓣和微博的软文风格肯定不一样。要不要追热门话题?我的建议是,如果能追上、且追的质量好,就追吧!如果不能产生好内容,就不要轻易去追。毕竟,内容的质量比速度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