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兄弟相残,黄泉寻母有着怎样的故事?

下面我来说说我了解的郑庄公兄弟相残,黄泉寻母的故事。

一,郑庄公即位。郑武公十四年(公元前757年),郑武公的妻子武姜,生下嫡长子,由于难产,武姜很不喜欢这个儿子,遂取名“寤生”。

郑武公十七年(公元前754年)生下了次子共叔段,武姜特别喜欢这个小儿子,想让共叔段当太子,郑武公不允。郑武公二十七年,郑武公病逝,长子寤生继位。史称“郑庄公”。

二,兄弟相残。郑庄公继位后,武姜为了让次子共叔段能与郑庄公抗衡,武姜要求郑庄公给弟弟分封京城,郑庄公看在母亲的面上把京城封给了兄弟共叔段。大夫祭仲说“京城比我们这里还大,不符合祖上的规矩,恐怕对您不利”,“母亲要我这样。我能怎样呢?”。武姜早就叮嘱次子到了京城要有自己的武装,待到强大了,我就跟你里应外合,取代郑庄公。共叔段到了京城就按母亲的要求做,打造了一支自认为能与哥哥抗衡的军队,期间还把郑国边疆的两个城市归为自己管辖,郑庄公也没说啥。最后共叔段准备偷袭郑国,武姜做内应。郑庄公得到情报,就命人讨伐共叔段,结果他的兵马都背叛了了共叔段,最后共叔段逃到了共国。

三,黄泉寻母。郑庄公因为武姜与次子共叔段串通,所以把母亲安排在城颖居住。发誓“不到黄泉,不再相见”。过了一段时间就后悔了,却又怕别人耻笑自己违背诺言,颖叔考献计说,你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与母亲相见,谁又能说你违背了诺言了呢,于是郑庄公按照他说的在地道中母子相见,重归于好。

四,人物个性鲜明。郑庄公老谋深算,故意放纵弟弟,最后除之。共叔段太过招摇,不懂韬光养晦。结果一败涂地。

这是我知道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这是一个家庭伦理母嫌子,弟恨兄,最后子不记母过的故事。

周幽王在骊山下被杀死,被一同杀死的还有郑国的第一任君主郑桓公,郑桓公死后郑武公继位,并护送幽王之子平王东迁洛阳。

郑武公娶妻“武姜”,武姜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就是后来的郑庄公名“寤生”,老二“叔段”。

郑庄公为何名“寤生”?史书记载“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就是说在生庄公时,武姜难产。”寤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逆着生,正常生孩子是头先出来,而庄公是脚先出来,惊了姜氏。还有一种解释是生出来,眼睛是挣开的,把姜氏也吓了。总之就是庄公生时,惊了姜氏,所以姜氏就恨庄公,所以给他取名“寤生”。

姜氏因不喜欢老大“寤生“疼爱老二”叔段“,所以想让”叔段“当君主,便向武公要求废掉老大,改立老二为太子。武公以嫡长子继承为祖训为主,拒绝了。

“寤生”最后顺利继位成了庄公,姜氏便想让庄公将“叔段“封到制邑,但被庄公以险要之地而拒绝,最后封于”京“。老二”叔段“因为有姜氏的支持,在封地建造比国都还大的城池,招兵买马吞食封地外的土地,庄公冷眼旁观。

终有一日,”武姜、叔段“娘俩串通,打算里应外合攻打都城。但却被早有准备的庄公打败。最后,叔段溃逃,而武姜被软禁在一小城城颖,庄公对武姜说了一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但武姜毕竟是自己的母亲,郑庄公不久又后悔起来。他既思念母亲,又不愿违背誓言,就叫人修筑了一座高大的土台,思念母亲时,就登台向城颖方向眺望。后来人们就把这夯土台叫“望母台”。(今郑州市新郑洧水南岸)当时在颖谷管理边境事务的颖考叔看破了庄公的心思,就乘给庄公献礼的机会给他出了个主意。说:“你虽然发过誓,但真想见老夫人也不难。”厥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也就是挖一个能见到泉的大地道,在地道里见面,不就是黄泉了。庄公听了很高兴,就让颖考叔办理这事。隧道挖好后,庄公在地下见到了母亲,十分感慨地唱道:“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母子情意恢复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