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案的时候,如何区分矫情和情怀?

很多小伙伴的文案都会被批有这样的问题,矫情,不知道说什么,空洞,形容词汇的堆积等等。现在很多品牌做的情怀文案都很棒,比如江小白就是一个典型的品牌。那么应该如何区分一个文案到底是在矫情还是真正的情怀呢?

写前,思考你要写什么;写完,读一下你的文案,想象如果你是个消费者,你能不能明白你的文案在说什么。最近丧文案毒鸡汤流行,有些品牌也想借这股东风,但却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产品融合点,导致其文案变成了空洞的毒鸡汤文字的堆积,“空矫情”被大家吐槽。所以说,写文案之前你要想一想,你这篇文案的目的是什么,想让目标人群感觉到什么,你要怎么说让他们产生这种感觉,所有的问题你都想好了再写。一边想一边写,没有目的地写作,最终很可能就是一篇空洞文字和形容词汇的堆积,也许你自己读着感觉不错,但目标人群读起来却不知道你这个品牌到底想说什么。

还有一个就是真正好的情怀文案,是要抓对痛点的。找对目标人群,做好画像以后,要找到痛点和需求,针对这些去写文案,才能真正让目标人群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叶小鱼,《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作者,微信公众号:叶小鱼跑跑跑(talkto520)

矫情即矫揉造作,即它没有足够支撑表面情感的内容。很多时候我们本来是有一些真情实感的,但是写着写着仿佛就被文字控制了,开始不停地往某个目标上靠拢,这种时候,我们就开始不说实话了。

所以要避免矫情,最根本的是写作者要对自己诚实。不能因为某一句话听起来煽情就盲目使用。文以载道,往小了说,文章至少需要达到的是反应内心真实的情感才对。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比如,英国文学家奥斯卡-王尔德,他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他的理念就是“Art for art’s sake”,也就是为了“艺术而艺术”。他总是写出一些表面看上去耐人寻味的句子,而深究之下其实无甚意义,有的人就会陷入思考的漩涡,以为他在说什么很有哲理的东西。其实这不过是他的行文风格罢了。然而即使是这样,也是因为他有想要表达的东西。他的“为艺术而艺术”是不希望自己的文学作品被有心人利用。

而“情怀”这个词,现在越来越具有贬义,人们往往会说某某某“卖情怀”。它一般指的是,以现在为比较对象的,对过去的一种又苦又甜的复杂情绪。所以“矫情”跟“情怀”这两个词不是同个层面上的东西。泛情处处都有,“卖情怀”就是其中一种。如今国内的电影市场就充斥着“卖情怀”的影片,究其原因不过是有些人想从一代人的共同记忆里捞点便宜,少花点力气罢了。而观众越来越来能够分辨这样的东西。因为阅读或者体验是不会骗人的,你到底是否具有真情实感,一个好的读者或观众看过之后就能够感觉出来。(李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