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谈谈,在这次疫情当中,我们看到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感人事迹,说说你?

令人印象深刻的感人事迹:

1、最可敬之人,钟南山

84岁的高龄,却没有选择颐养天年,而是第一时间前往防疫一线,了解最新情况。在前往武汉的列车上,您累得闭上了双眼。也正是因为钟南山院士此次的武汉之行,才让国人开始警觉,意识到这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让大家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将感染人数降到了最低。

2、最可爱的人,刘丽

在逆行者中,除了医护人员之外,还有军人。作为驰援武汉的军人中的一员,刘丽的一张照片火遍了网络,但是她的火是因为让人心疼。戴口罩留下的印记清晰可见,她的母亲更是对她担心不已,关切地问道:“能恢复吗?”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她轻松地回答道:“放心,我还是您那个乖女儿。”

3、最乐观的人,张定宇

作为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2018年被确诊为渐冻症,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了,得知消息后,他依然的乐观面对生活。

此次疫情,他身先士卒,带头担起疫情防控工作的重担,接诊治疗相关病人,没休息过一天。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也不幸感染,好在现在已经出院,但愿此次疫情过后,医学能再进步一些,让渐冻症也能得到根治。

扩展资料: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我们敢于斗争,坚持人民至上,科学防控,加强国际合作,展现的中国精神成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力量之本、信心之源,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我们敢于斗争,坚持人民至上,科学防控,加强国际合作,展现的中国精神成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力量之本、信心之源,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

冰心曾说,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在抗疫前线,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是母亲、妻子、女儿,她们是医生、护士、民警、建筑工人、社区工作者……;在疫情中,她们一次又一次用独有的女性担当,为抗击疫情增添了温暖和力量。

“我打算长期在武汉,与那里的医务人员共同奋斗”。

73岁的李兰娟院士,每天仅睡3个小时,屡次赶赴武汉,将“武汉加油”写在了防护服上。她在出征武汉时曾说:“我打算长期在武汉,与那里的医务人员共同奋斗”。因为承受着病人的期盼,她不愿意后退半步。

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日夜兼程带领团队进驻武汉,集中力量展开应急科研攻关。作为中国生化首席防御专家,这位女将军狙击非典,在抗击埃博拉一战中将国产疫苗带出国门实现境外疫苗的零突破。

“若有战,必召回”。

疫情刚开始蔓延,医护人员就纷纷请战,“若有战,必召回”,从全国各地驰骋武汉。

她们为了工作,狠心减掉长发;她们脸上被护目镜和口罩勒出了一道道伤痕。她们一次次在疫病的魔爪下抢夺出生的希望,在不断增长的冰冷数字中捂热生命的温度。

她是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科护士长谭荣欢,她在朋友圈和老公开玩笑说:“老公,我今天一个人换了8个氧气罐,你以后还能为我拧瓶盖吗?”

她是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护士胡佩,她双手开裂,在来到前线前,给丈夫写下了家书《我随时准备被隔离》。

她是广东医疗队护士朱海秀,她才22岁,瞒着父母来到武汉,22年来第一次看见父母哭。

从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她们就成为一群倔强又热血的战士,不再柔弱。

因为有爱,所以有力;因为责任,所以前行。

“我们有一份力,就发一份光” 。

在火神山、雷神山的施工现场,有着许多普普通通的女性,钢结构专家王晓红、技术专家范巍、设计师汪静文、女包工头胡晓红、建筑女工,她们与疫情赛跑,在火神山、雷神山的火速交付中闪耀出独特的光芒,创造出了“中国速度”。

女包工头胡晓红在大年三十晚上上赶往火神山工地,带着自己的工人开始了每天17小时,24小时轮班制的持续工作状态。在施工现场,一顶顶安全帽下,有很多这样的女性。舍小家顾大家,披荆斩棘,冲在了疫情的最前线。她们说:“我们有一份力,就发一份光。”

田震有首歌《铿锵玫瑰》,歌颂了那些平凡而伟大的女性。“风雨彩虹铿锵玫瑰,再多忧伤再多痛苦自己去背。风雨彩虹铿锵玫瑰,纵横四海笑傲天涯永不后退。”

那些盛开在风雨中的玫瑰们,逆行而上,留下了最美丽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