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分析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诗开篇便是“露浓烟重”四字,可想而知,草木定然一副脉脉低垂之态,似是也在为李羽的亡故而垂头伤悼,全诗沉郁的调子由此而定。飞卿于夜阑天将晓之时经过李羽故居,这个时间选择得极好,正是阴冷凄清之时,配上五更残月、落花满院、野草萋萋、露浓烟重、荒凉台榭诸景,直教人感觉如同走在阴森的墓地间。虽然堪称“有声有色”,但这种几近恐怖的画面着实让人难以想象是出自一贯“风花雪月”的飞卿之手。若一般人偶然初经此地,大概都会被吓得惟恐避之不及。但飞卿毕竟不是一般的路人,这里的一切,除了荒草外,对他而言都太熟悉、太亲切了,所以他才显得如此“大胆”。然而,故物犹在,故人却亡,连老马都识得此地且懂得伤情,更何况感情细腻的飞卿故物犹在,更何况感情细腻的飞卿。

现代诗歌以及它的鉴赏

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中国近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 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


 首先,现代诗歌受新儒家所开导的审美取向。从思想传统而言,中国的诗歌自从孔子奠定了诗歌与礼乐教育的核心地位后,“诗乐教化”就成了中国文化中重要的审美艺术教养方式,这种方式特别注重精神和形式的统一。


其次是诗歌批评家是否坚守诗歌精神和形式统一的思想传统。从许多诗歌批评家的鉴赏判断中,他们对诗心证悟的理解各有不同,那种对诗歌的阐发和感悟,陷于对形式的渴求,或语感,或意象,或技巧,或内涵等等,其精神的实质把握却是有限的,这种精神是具有民族性乃至世界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