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舞蹈艺术家、艺坛大家崔善玉是怎样的一个人?

崔善玉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民族舞蹈艺术家。“自己是中国的舞蹈艺术家自己感到自豪着”。她对新中国有着无限的深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她的《长鼓舞》享誉世界,““声韵气”结合上要有同意才是很美的”。舞蹈就是她的生命,“舞蹈找到了我,我也找到了舞蹈”。

这里是吉林省歌舞团的排练大厅,年轻的舞蹈演员们正在排练朝鲜族著名舞蹈《长鼓舞》,当时这位年过古稀却精神矍铄的老人就是我国著名的朝鲜族舞蹈家崔善玉。优美激昂的《长鼓舞》正是崔善玉享誉中外舞坛的经典之作。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朝鲜族群众能歌善舞,人们在欢庆、祈福的时候常常以鼓伴舞,这种舞蹈大多随情而动、自由发挥。到丰收年了,那就又感谢上天的那种心情,大家有欢乐的心情在田野里不是跳起来,一面打鼓、敲鼓,这个鼓点;还有一个大镲、小镲,大家自然而然手舞足蹈,它不是完整的现在艺术的这样的舞蹈,没有。后来,朝鲜舞蹈家崔承喜把它改编成舞蹈,而在中国第一个把《长鼓舞》搬上舞台的就是崔善玉。

60年代长白自治县、朝鲜族自治县成立的时候,中央民委的领导、省里领导,(完了)就去欢庆,延边歌舞团去欢庆,她就跳了(长鼓舞),就这么开始的。崔善玉改编的《长鼓舞》不仅具有浓郁的朝鲜族风情,同时也深受国内各族群众的喜爱。当时50年来《长鼓舞》伴随着崔善玉走遍了大江南北、海内海外,并成为她舞蹈生涯的代表作。上世纪90年代,崔善玉根据自己多年的舞台实践提出了舞蹈表演“声气韵”相结合的理念,她的《长鼓舞》也逐渐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资华筠说:“她跳起长鼓舞,她不给你感觉是很雕琢的,感觉好像是即兴跳似的,其实她是经过非常精美的、加工的,她一招一式都是非常漂亮的。贾作光言:“神韵很突出,看了以后很动人心,哎呀,真是什么叫拨动心弦,看到(了)她的表演想鼓掌又不敢鼓,一看完以后是一个美的享受,不容易”。几十年来,崔善玉跳了无数次的《长鼓舞》,但是每一次她都充满激情,每一次都会有即兴发挥,因此无论你看过多少次都会被她的表演所感动。资华筠言,“自己看她表演了无数次了,就从她年轻时候,一直到她后来老了,联欢,她后来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她跳起长鼓舞她都有变化。崔善玉的长鼓舞就感觉好像从她内心发出来,这个动作在她身上她可以随意地发挥。”可以说,崔善玉的《长鼓舞》已经到了形神相融的境界,她的朝鲜族舞蹈不仅在中国广受欢迎,在韩国和朝鲜也深受赞誉,她是一位享有国际盛誉的中国朝鲜族舞蹈家。1937年,崔善玉出生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虽然童年的生活十分艰苦,但是她却爱唱爱跳、活泼开朗,在学校里就是活跃的文艺骨干。

因为她宣传特别好,参加运动会、叫她,善玉出来、出来,自己出来吧,拍手,就是啦啦队的。她就这样。崔善玉与舞蹈有着一种天生的情缘,初中毕业时她不顾妈妈的反对偷偷报考了成立不久的延边歌舞团。延边歌舞团那些女演员、部队过来的可漂亮啦、穿的衣服花成那样,哎呀仙女般的,以后我还得上台上去跳舞吧,不像中学时候那个跳舞不一样的,真漂亮、入迷了。在这里,崔善玉系统地学习了朝鲜舞、芭蕾舞和其它少数民族的舞蹈,虽然年仅十六岁,但舞蹈已经成为了她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艰苦枯燥的训练从来没有让她退缩过。她的练功鞋坏的最多,小善玉怎么换练功鞋那么多呢,队长总说、不乐意,自己就害怕了,有些时候不敢那样,再加点那种布、麻袋布搁里头,还擦地还擦地。除了舞蹈,崔善玉还学习唱歌,她的歌声很有韵味、非常动听。她刚开始就这样学了,一般的四分之四拍的可好学,那个拉长一二三四,这样的可难了,但是唱的不好听、很可爱,小孩唱的,所以他们很喜欢的。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族文化的建设,少数民族舞蹈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涌现出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民族舞蹈作品和舞蹈艺术家,不久初露才华的崔善玉就被选送到中央歌舞团学习进修。她就学汉族舞蹈,《荷花舞》中间那个个高的(进去)、后来她也学了,也是在中间,《荷花舞》也是可喜欢了,那个脚步碎的节奏,汉族舞蹈也有感觉,还有《快乐的啰嗦》,什么都学了。这次北京之行让崔善玉开阔了眼界,然而在快乐之中也遇到了一点意想不到的烦恼。她演《荷花舞》头发卷儿,汉族不是这个卷儿,这个《荷花舞》这个盘,自己又回来就那么做了,就资产阶级了,就挨斗了,开个大会、生活会,生活批判会,她每次的生活批判会、漂亮也是罪,她就哭了。当然这只是生活中一朵小小的浪花,经过这次学习,崔善玉对中国民族舞蹈有了深刻的认识,舞蹈技艺也有了质的飞跃。作为一位优秀的朝鲜族年轻演员,崔善玉多次参加为中央领导和外国元首的演出,周总理曾亲切的鼓励她要好好学习汉语、跳好舞蹈。1961年,崔善玉上调到吉林省歌舞剧院担任主要舞蹈演员,同时还兼任芭蕾舞和民族舞教员,从此开始了舞蹈艺术的新征程。

当时今天年过七旬的崔善玉还担任着吉林省歌舞团的艺术顾问,除了舞蹈表演她还是一位充满个性的舞蹈编导,天资聪颖的崔善玉能够深刻地理解朝鲜族群众的民族情感和生活感悟,在进入延边歌舞团不久,她就开始尝试舞蹈创作。那时候没说编导,编舞、一个组织组织起来,就那么着,也编了、按音乐编的,没有现在文学构思、完了生活提炼出来的主题动作在哪里、这些音乐是怎么一个配合的,这些音乐是民俗的民歌谣,就是按照那个吧,就是要编,编的那个时候,她就编了个《钢铁舞》,你说自己胆大。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但是崔善玉创编的舞蹈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非常受群众的喜爱。上世纪60年代她又把《长鼓舞》搬上舞台,逐渐显示出了创作的才华。大伙儿说她有灵感,灵感的东西有些时候,他们说你与别的人不一样的,这是很容易吸收人们的喜怒哀乐。文革结束以后,崔善玉又回到了舞台的中央、舞蹈的怀抱。心情很激动,哎呀、那是真是第二次生命,她就心情不一样什么呢,又有一个新的生命、好像我第二次、第二次生命,父母给了第一次生命,这是党给我第二次生命。在回到剧院以后,领导让崔善玉主要从事舞蹈创作,崔善玉深知艺术源于生活的铁律,于是她准备到民间采风、搜集素材,但是同事们却并不以为然。有几个个别的讥笑,都什么时代了,还要下乡,我们不下乡也能编舞,就这么说话的。完了崔善玉她说不是不能编舞我下去的,我下去找一个民间艺人,现在找不着。你干啥,完了有些人那么说,她说我下去,回来吧,我有素材了,开始编完了他们都老实了,都闭嘴了。就这样,崔善玉根据这次采风搜集到的素材创作了舞蹈《勇士的欢乐》。这个力度,这个用一下,所以说这个脖腕子训练、自己比他们多了,就是这样。总练功,疼的厉害。当年就是这个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作品给舞蹈家资华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资华筠言:“小型的、非常活跃,而且有比较高的技艺性,因为民间舞蹈有的非常有风格,但是它不见得技艺性、技巧性很高,它这个有很高的技艺性、适合专业团体展示他们的技艺,同时风格性又非常浓,自己一下看中了。”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传统文化、民族审美都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什么这个好,美国好、英国好、日本好,心里有点、真的、老的艺术家、工作者的角度怎么这样,现在艺术这么发展怎么整,不行啊,都出来,北京来的一面唱歌、一面把裙子拉开、露出裤衩,没有现在这么高尚,就这样的、肚脐也露出来,屁股也动着,我们民族没有这么动的厉害的,怎么整啊。在这样的情况下,崔善玉毅然决定创编一台展示传统民族风情的晚会,创作是艰苦的,但是年近五十岁的崔善玉以超强的毅力完成了整台晚会的创作,并亲自登台表演,当年这台晚会风靡长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度打败了外来走穴的众多民族团体。自己能顶得住,就是这个节目来都找她了,这个节目很高雅,全国都找、都来看的,就是这么的,胜利了。说崔老师把歪风邪气都赶走了,就是体育馆变成了自己的舞台了,那时候她真是挺红的时候。崔善玉的舞蹈创作题材广泛,她在恪守民族传统的同时也积极地吸收借鉴着,当时如今崔善玉创编的舞蹈作品有六十多部,其中包括大型歌舞晚会十二部。从一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到卓有成就的舞蹈编导,她的华丽转身也令人赞叹。资华筠言,“一个表演艺术家过渡到一个优秀的编导,她具备这样的才华,这个才华有她先天的部分,她对于如何把生活里的感受用动态的思维变成一个艺术品,用肢体语言表达她对生活的感受,这种东西不是人人都可以达到的。”作为朝鲜族舞蹈艺术家,崔善玉对朝鲜族的民族性格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作为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少数民族艺术家,崔善玉对党和人民充满了深情。1937年出生的崔善玉同广大汉族同胞一样,她的童年也是在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和奴役下度过的。日本飞机总飞,他们可能挑拨汉族和朝鲜民族,我(他)们学生也是,在一个朝鲜族学校,但是一等二等等分的、日本人,对朝鲜族很欺负的,但对汉族孩子们我(他)们挺好的,就挑拨、不团结,日本人真坏那时候,所以可恨日本人,就知道八路军、新四军好。新中国成立后,朝鲜族同胞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崔善玉由一个喜爱歌舞的小姑娘成长为人民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