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于猫的传说、历史故事、神话

1、陆游一生笔耕不辍,其中写给猫的诗就有十多首,在诗人中堪称佼佼者。这些诗中,有姓名的猫有三只,分别是小於菟(小老虎)、粉鼻、雪儿。

陆游之所以养猫,一开始也是为了收拾老鼠。他喜好藏书,家里就是个书窝,但老鼠一直来捣乱,把他的书咬得一片狼藉,他专门写过一首《鼠败书》,来控诉老鼠的“罪行”。由此,陆游便养了一只小猫,由于小猫擅长抓老鼠,还给它取了一个霸气的名字——小於菟,意思是小老虎。

2、小猫具有灵性,生性喜爱整洁和清净,因此除了捕鼠用,古人还把猫当宠物养。唐代时,养猫的人就多起来,并且开始注重毛色和品种。到了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队伍扩大,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兴致渐高,养猫也盛行起来。

南北宋时,在杭州和开封,还有专门卖猫食和猫窝的市场。这些在《东京梦华录》、《梦梁录》中都有记载。南宋时,有着白黄色长毛的狮猫在达官贵人中尤为受宠。

3、近代文人丰子恺也是爱猫如痴,他一生爱猫、写猫、画猫,与猫有着不解之缘,也留下不少与猫有关的趣话。抗战胜利后,丰子恺居住在杭州。有一回,他养的猫丢了,十分着急,马上刊登寻猫启事,上面写着,对找到猫的人予以酬劳。朋友们见他如此难过,又为他的爱猫之心所感动,不约而同地送来10多只猫,有大有小,有黑有白。

虽说丢了一只猫,得到一群猫是因祸得福的事,可各种麻烦接踵而来。一群猫待在一起,将家里闹翻了天,还要吃要喝,弄得难以招架。丰子恺不得不紧急组织召开家庭会议,商讨猫的伙食标准问题。标准定低了,亏待了猫;定高了,猫又与人争食,一度让他头疼不已。

4、沈榜在宛平知县任上编写的《宛署杂记》,其中就记录了嘉靖皇帝和他的爱猫霜眉的故事。这猫很讨皇帝喜欢,旦夕陪伴在他身边,宛如侍从一般。皇帝休息的时候,它也不走,必等主人醒来才肯离开,进食或如厕。明世宗就封他的爱宠为“虬龙”。

一日,虬龙步履蹒跚哭号着上前,不一会便走开。人们很快发现,虬龙静悄悄地死了,而它临死前还惦记着要跟主人诀别。朱厚熜惋惜之余,命人将爱猫葬于万岁山,立碑曰“虬龙墓”。

5、众所周知,齐白石画虾堪称画坛一绝。他的笔下,也经常能找到猫的身影。齐白石喜欢将猫与老鼠画在一起,画面颇有故事情节,妙趣横生。在众多“画猫”的水墨画中,《油灯猫鼠》是情节感最强也最幽默的一幅。

画面里,老鼠偷油,猫坐在地上守候观望。最有趣的是他的题字:“昨夜床前点灯早,待我解衣来睡倒。寒门只打一钱油,哪能供得鼠子饱。值有猫儿悄悄来,已经油尽灯枯了。”后来,这幅作品以448万元的天价拍卖售出。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古人有瘾】猫奴诗人陆游:一边撸猫,一边喝酒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养猫的理由又多了一个:猫要有同类于是有了文艺青年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喵星人与古人:武则天因被诅咒不许宫中养猫

第2季    猫文化:以地理和经济的名义(1)宋朝人为什么用狸猫来换太子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哲学里面提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而笔者则笑谈,要想短时间了解各个民族的民族性,则最佳的办法就是从各国的民间传说中入手。原因在于:历经千年、依然深入人心的,必然是各个民族的精华部分。

同样,猫文化的研究也是如此。在本季中,笔者将试求通过二者的结合,来探求流传于民间的各国猫文化背后的事实和真相。

对于我国而言,关于猫的民间传说没有比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更为广为人知了。说的是:

宋真宗无子,下诏约定,谁生儿子则谁立后。刘妃势大,并且工于心计,将李氏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故而,李妃失势,刘氏得以入主后宫。后来,李妃所生男婴后来被立为太子,并登上皇位,这就是仁宗。后来,仁宗得知真相,并与已双目失明的李妃相认,而已升为皇太后的刘氏则畏罪自缢而死。

 故事非常精彩,完全符合胡适先生的言论:“这样的大案子自然最容易流传,最容易变成街谈巷议的资料。”

当然,历史就是历史,民间传说则是民间传说。有其杜撰和浮夸的一面。在真实的历史中,仁宗乃李妃所生、刘后的确依靠权势夺子上位。但刘后并非自杀,李妃也并没有流失民间。

应该说宋朝是一个非常讲究理学的时代。宋代理学思想以理为万事万物的本源,又称为天理,承认事物的变化。但认为这是理的神秘力量所至,还阐述了天人关系等问题。故而将西汉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以及“君权神授”得以进一步强化。试想在这种风气伦理之下,对于一个有着持续十六年垂帘听政历史的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的刘太后而言,舆论是多么的不堪。更何况,她的确是强夺了她人的孩子。

那么猫呢?为什么在民间传说和演义小说中,刘后为什么选择的是狸猫来换太子呢?

有人曾经问过我,如果穿越回古代,您愿意选择那个朝代?

笔者选择的朝代,就是宋仁宗的时代。原因在于:一个的价值取决于他敌人的价值。同样,最为公允的评价也来自于他敌人的评价。宋仁宗去世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奉其御容如祖宗”。故而,笔者做出这样的选择。

由于“杯酒释兵权”的缘故,宋朝的土地兼并问题从立国开始就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同时基于对武人干政的恐惧。宋朝选择了“冗官”、“冗兵”、“冗费”。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宋朝人选择了商品经济,宋朝的夜市、宋朝的交子、宋朝的市舶司无一不是有效的例证。

在这样繁荣的商品经济面前,宋朝的平民们也开始了一日三餐制。南宋的大诗人陆游有诗曰:“疾行逾白步,健饭每三餐。”三餐制也直接带动两宋时期的餐饮业的繁华,也带来了市坊餐饮业间的竞争。这在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中有最为直观的体现,杂货、酒家店旗招摇、商贩叫卖不休。而越南占城稻的引进则直接表明,宋王朝时期,一年三熟的大米早已经是大范围内推广了。这为商品经济的繁荣提供了直接有效的经济基础。

在猫的培育史:单行道(3)第2次选育、中产阶级的需求造就了宠物猫中,笔者明确提出了工业化造就的城市中产阶级的市场需求为宠物猫的诞生提供了需求空间。同样,宋朝繁荣的商品经济造就的城市工商阶级和市民阶级的需求为猫咪提供了足够的生存环境。

这样,至少在宋朝。中国本土的中华狸花猫早已经是:深宫大院、农家小宅寻常可见了。同样,寻常可见的中华狸花猫也为民间艺人或者小说的创造者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毕竟任何小说的创作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备注、《狸猫换太子》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的一个文学故事,最早出自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

说句题外话,狸猫换太子是假。但是,猫咪却直接影响了一个王朝继承人的选择。宋高宗无嗣,在宗室中选择了一胖一瘦两个孩子作为继承人加以培养。在二人经过一个殿门时,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当猫经过瘦子面前的时候,他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当猫经过胖子面前的时候,胖子飞起一脚,将这捣乱的猫踢将开去。

结果这一脚也踢碎了胖子的太子梦。赵构板着脸说:“猫儿偶然经过,有必要踹它一脚吗?你为人如此轻率,安能执掌国玺?”

这位不踢猫的孩子就是后来的孝宗皇帝赵昚。

他做了一件事情:为岳飞平反。

下节预告:猫文化:以地理和经济的名义(2)猫封神的代价是木乃伊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