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有关亲情的故事,急

外婆的帆布鞋

  微风拂过床前,轻柔地去了,只留下窗外的纸风铃,悠悠地回响,如外婆绵长的细语,虽不悦耳,但也语重心长。

  灶前的炉火,升腾起氤氲的热气,暮霭一样散开。火光映射在我的手臂上,像溅开的麦芒。炉内的水气顶起炉盖,发出“扑扑”的声响。我闭上双眼,细细地谛听,那是外婆的帆布鞋摩挲地面时柔柔的足音。

  外婆,我已忆不起我咿呀学语时您教我的歌谣,我也无法遥想我酣然入梦时您喃喃的细语。我只能倾听,您编织的纸风铃摇摆时的回响,您烧水的锅炉中水起的余音。

  拨弄纸风铃,抚平每一处皱褶,仿佛触摸您多茧的双手。每一只铃铎都留下您指间的纹路,每一次翻折都留下您掌心的裂痕。我仿佛看到,您安详地坐在床头,双手折叠着纸风铃,老花眼镜后,是慈爱的目光。我仿佛听到,一根根针正缓缓穿过铃身,摩擦出吱呀的声响,又串起一只只风铃,在微风中摇摆、歌唱。

  朦胧的晨曦中,我耳旁似在萦绕,灶前锅碗盆勺所演奏出的奇异的交响。睁开迷蒙的睡眼,侧耳倾听,那是您早起后,为我做饭的声音。我于是披衣起床,只看到炉火前的你,正向灶里添柴,身前的炉子里,蒸腾出扑扑的水气。您的帆布鞋伴随着身体,微微颤动,单薄的身影下,又传来鞋底细切的声响。火光中,我的泪与灶中的柴,一起消融。

  如今,您已离我而去,但每当我闭眼倾听时,那窗外的纸风铃和炉内的水气却告诉我,您的帆布鞋又出现在床头和灶旁。

  2懂 你

  父亲从来寡言。

  每天的饭桌上,我总是一个人唧唧喳喳的说个不停。而父亲,几乎永远是一个造型――静默地、机械地夹菜、扒饭、咀嚼、吞咽,从不说话。

  我想他大概也不会听我说话吧,要不然,他怎么会如此机械呢?自始至终连看也不看我一眼!于是,我感到有一种莫名的悲哀,是什么呢?

  我的话也渐渐少了,即使偶尔说几句也是干巴巴的,不带半点色彩。说了没人听,不如不浪费那份力气那份感情。父亲自然是没有反应的,至少我这么认为。他是那样的机械。

  有一天,我终究变得和父亲一样:机械地、静默地夹菜、扒饭、咀嚼、吞咽,再不说话。但,我依旧偷偷地看着父亲。

  他的动作缓了下来,没停。

  他的眉头皱了起来。

  他放下筷子抬起头来。

  他静静地看着我,吃惊、疑惑、不安写满了他的眸子。他的唇张了几下,却不见有一个字从唇边滑落。他的喉节抖了几抖。最后,终于挤出了一句话:“你怎么不说话了?”

  我保持沉默,倔强地保持着沉默。

  他有些急了,眉锁得更紧了:“你怎么了?怎么不说学校的情况?不说那个姚明和苏有朋了?”

  我呆住了,我的父亲啊!

  他说:“爸嘴笨,不会说。但爸会听,每天你在饭桌上唧唧喳喳说东说西的时候,爸都用心在听,都在想:‘多好啊,我有这么一个能说会道的女儿!’你的所有心思我都能从中体会得到,可你,为什么不肯多说话了呢?!”

  我的眼泪像决了堤的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我的父亲啊,一直以来你都在倾听着我成长的声音。你了解我的一切,可你让我如何去懂你?

  我扑进父亲的怀抱,倾听着他的心律。我的可亲可敬的父亲啊,我终于在你的深情倾听中了解你、读懂你了!

  3父 亲 的 粽 子

  平淡得像一壶茶,品之却芳香四溢,令人回味无穷。

  普通得像一首歌,听之却跌宕起伏,给人以美的回忆。

  田里回来,父亲似乎显得很疲惫,沾满泥巴的裤腿粘在腿上,赤着脚,一只手拎着篮子。我迈着小步迎上去:“爸,你的篮子里装的啥?”父亲笑了:“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明天就要中考了,可还有什么不会的?”父亲放下篮子,端来小凳,缓缓的坐了下来。“我……”坐在旁边看书的我不知如何回答。

  父亲抽出一支烟,衔在嘴里 ,“扑嚓——”,他擦亮了一根火柴,火光照亮了他那黝黑的脸,吸了一口,父亲渐渐眯起了眼,然后便是一阵吞云吐雾。“你妈有病躺在床上,不能照顾你,你奶奶说,明天中考,早上吃个粽子,包你高中。”父亲的脸上荡漾起一丝笑容。

  他叠起几片芦苇叶,两手捏着轻轻一弯,便弯成了一个锥形,然后他便往里面倒米。那一粒粒米里似乎是承载着父亲对我的殷切期望,每个粽子都是那么饱满,那么诱人,像娃娃一般。不经意中,看见父亲那张满是老茧的手,他是那样娴熟而又自然地操作着;看见父亲那低埋着的头里,几缕银发从中钻了出来;看见父亲那打着补丁的裤子,在风中吹拂着……

  梦中醒来,父亲双手托着一只热气腾腾的粽子,好像是托着一件珍宝一般,他脸上依旧洋溢着笑容:“吃吧,好好的考!”他的手颤抖着。

  真甜,像甘露滴在久旱的心头,像凉风吹拂着干燥的大地。于是,我迈进了考场……

  身在考场中,回味着刚才那一刻,回味着父亲包裹的粽子,回味着那份甘甜,我似乎看到了父亲的笑容又在荡漾……

  这便是父爱,这便是真情,倾听父爱,我感受了温暖,感受到了希望;倾听父爱,我似乎消融了,蒸发了……

  哦,父亲的粽子,一首让我百听不厌的歌。
  曾经因为妈妈的一句话,认为所有的不幸只会落到不听话的孩子头上;曾经因为老师对自己的批评,认为自己是个很坏的学生;曾经因为好友的热情推介,常到一间味道普通收费昂贵的餐厅吃饭……就这样,人们常会因为感情亲疏导致认识和行为的主观和盲目,使我们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从小,我们受到的第一教育就是听妈妈话。因为小孩子对事物不能形成认识,需要成人的指导。就像小鸟听母鸟的话留在巢中待哺,幼狮遵从母狮的指导猎食。渐渐地,我们的认识上便产生了唯亲是听的倾向。而且这个亲还会发展为我们的亲族、好友等等。就像宋国那个富人,对儿子和邻居说的同样的话,却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是因为儿子是他的亲人,他认为儿子是不可能骗他的,这也是出于一种对于亲人的偏爱吧。又如那个乐不思蜀的阿斗,对远自在外的诸葛亮的劝告不理不睬,而对身边的整天与自己寻欢作乐的小人言听计从。还有那个在开元盛世中的唐玄宗,听到爱妃杨玉环要日啖荔枝便认为岭南只在官城外,命一骑红尘博红颜一笑。

  当然,我们生活中也存在帮理不帮亲或是对亲有一种判逆心理,唯亲不听的。三国时的曹操对身边的贤臣心腹都抱着诸多猜忌,别人提出意见,他都认为是对他的挑战,尤其是身边亲近的人。曹操总疑心他们知得太多,要反他的。于是对他们的话不甚听取,反而大举集市井之贤士听他们的进言。现在很多孩子在社会各种各样的影响下,对亲人、老师、朋友的话产生了叛逆心理,认为长辈父母的话是过时的,老师的教导是不必要的,从而对事物认识产生了偏差甚至做出过激行为。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上离家出走少年渐渐增多。

  人,作为有感情的生物,或多或少地总不能避免想问题办事情依赖主观情感。而对身边亲近的人听从信任,对疏远的人不愿相信也是普通的现象。但这样,对事物的认识过分依赖感情,会造成我们对客观事情认识的偏见。我们只有用科学客观的眼光,理性对待亲人或陌生人的话,我们才可能拥有更真实的世界。

  朋友,用科学作动力走出那个被情感笼罩的世界吧,你会发现那才是我们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