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非典"的感人故事

大年初一是传染科的医护人员难以忘怀的一天。这天,先后传染了一个又一个医护人员的“毒王”被送到了他们医院。当时该病人处于高热状态,烦躁不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处于生死一线之间。

情况危急。邓练贤和同事们马上开始抢救。抗炎、吸氧、镇静、激素都用上了,但病人病情仍在加重。专家小组迅速作出决定,给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体重足有80公斤的病人因为缺氧情绪极度不稳,在做气管插管时不断挣扎。随着病人剧烈咳嗽,含有大量病毒的痰液从插管处喷出。

与传染病打了30多年交道的邓练贤清楚地知道,自己和同事们正处在危险中。他和同事们来不及更换衣帽,继续抢救。在现场3个小时的抢救中,光给病人接痰的罐子就换了好几个。邓练贤和专家们严密监测病情变化。病人终于与死神擦肩而过。

接下来的几天,几位重症病人相继被送到中山三院。每天,邓练贤都要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高度紧张的工作及大量的体力消耗,就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难以支撑。回到家中,他难以入睡:经验和教训需要总结,下一步的工作亟需思考……初四早上,邓练贤突然感觉全身肌痛、乏力、头痛、高热,肺部出现炎症阴影,他染上了病毒,住进了自己工作的医院。
斯人已逝,在同事亲人们带泪的述说中,在一件件琐事中,一个具有高尚奉献精神的共产党员形象栩栩如生


“邓书记”,同事们总是这样称呼邓练贤。在传染科,大事小事大家都习惯找邓书记,因为他是支部书记,因为他为人特别有耐心、不怕麻烦。

从1977年担任传染科党支部副书记开始,邓练贤就从未忘记一个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责任。在他的带领下,传染科党支部连续13年被评为医院先进党支部,他本人则连续13年被授予先进共产党员称号。在这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传染科冲在前面的大部分人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用自己无私无畏的表现,再一次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邓练贤30年的同事和老师姚集鲁教授说起邓练贤痛哭了。他对这位爱徒的评价是:“论起勤勤恳恳工作、老老实实做人,他在我的学生中是做得最好的。我不是共产党员,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从他身上都看到了。”

和他在同一个病区工作的崇雨田副教授对邓书记充满敬重。在他的心中,邓练贤是一位工作中不掺和任何私人感情的领导,是那种说不出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人们一遇到困难就会去找他的那种领导。

就在邓练贤病倒的前一天,同事们还看见他在给一位非典病人的家属做工作。科里每次有病人或者家属闹纠纷时,大家都会说找邓书记来。过不了一会儿,就会看到邓书记笑眯眯地说“搞定了”。为什么病人、家属都这么听邓书记的话,因为邓书记心里总有病人,病人想什么,家属想什么,他都能体会到。他的话都能说到别人心里,听了特别贴心,当然也就消气了。这么多年来,传染科医患关系一直比较融洽,没有一例投诉。 大年初一中午抢救完病孩出来,细心的邓书记已经给医生护士们订好了盒饭。护士长王乔凤说起这些事,眼泪直流:按理说这些并不是一个领导、专家必须做的事,而更让王乔凤唏嘘的是,身心俱疲的邓书记还给病孩的父母买了盒饭。

善待病人是邓练贤留给医生护士最深的印象。在大家的记忆中,邓练贤一直平等待人,病人也是亲人,没有贫富贵贱远近之分。以前大家经济都还不宽裕,邓练贤常常自己掏钱给病人买饭。看到邓书记这样做,他身边的很多年轻医生护士也都养成了这种助人为乐的习惯。有一阵,医院病人逃账的较多,有的同志收病人时有些犯嘀咕,每当这时邓练贤总是一句“先抢救”。 邓练贤对人好,也很讲原则,讲方法。医院曾经有一位年龄较大的进修医生,平常毛病比较多,在其他科室很难呆下去。邓练贤主动提出,“到我这里来。”为了帮他,邓练贤和病区负责人商量了一个“帮教”妙计,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邓练贤找来进修医生,连续问了许多问题,进修医生答不出来。邓书记把他一通好训,然后让其他人去安慰他、帮助他。不久,这位进修医生工作态度好了,医疗水平也有了提高,邓练贤由此成了医生的“医生”。

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邓练贤在这个全院最大的科室默默地承担了大量行政事务。同事遇到业务上的难题,找他;年轻人工作受委屈,找他;夫妻吵架闹离婚,找他。他总是鼓励年轻同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用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科里搞装修,他比自己家装修还上心,样样考虑周全。多少年来,他养成一个习惯,每天下班前要巡视重症患者病房,“婆婆妈妈”得连水电安全都要仔细查看……

无私的奉献中,邓练贤快乐而达观,从来没有觉得失去了什么。对他来说,这不过是一个共产党员的真情流露,是一个博爱医者善意的升华,是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自然弘扬。在奉献中,他收获了一个充实、愉悦、高尚的人生。 邓练贤倒下了,然而他所展现的“抗非典精神”深深地扎进了人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