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篇中国近代历史的新闻稿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我看到了中国历史的低谷,中国人民备受压迫的一个时段,他也见证了帝国专制的衰败和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原因,同时也是使中国人民最不能忘记的一段历史,中国几千年的耻辱就凝聚在这一百多年中。清末帝王的闭关政策使中国变得衰退败落,封建思想,封建统治,制约了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经济的发展,让中国变得日益衰败。但历史无法改变,中国衰败的时段无法被磨灭,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用鲜血,苦难,沉痛,悲哀换来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要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唤醒东方沉睡的雄狮,让他的吼声告诉全世界,中国不再是那个让人宰割的旧中国,现在的中国,未来的中国都将是一个文明富强的中国。
这是我的历史考试的最后一道题,正好派上用场了!

如何报道灾难新闻

好吧 我回答下你这个问题 我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专业的面对灾难,作为新闻工作者应当不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应当用自己手中笔去向受众传递所见所闻的新闻信息,对其进行报道,我们就不能只看表层,不能只看现象而不关注那些深层次的东西,也不能用一种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它。应当是更理性、更科学、更全面,有分析、有选择地向受众客观报道。这就要求对灾难报道不仅是展示灾难,而是使报道影响人们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做出努力。那就是让受众特别是青少年从报道中受到启发,得到知识,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提炼出理性的思考和人文色彩的东西。可以说这样的灾难报道才是最终目的。 灾时的报道 对于记者灾难发生后,应当有一个充分的准备,注重报道的时效性。在报道过程中要坚持真实、客观、准确、全面的原则,不能出现漏洞、偏差和错误。另外还要注意事态的发展变化,坚持正确的导向,倡导积极向上的东西,同时始终以深入采访为标准,寻找鲜活、感人的素材,关注灾难对人的影响,关注人的命运,关注青少年的生存状况,提出青少年对灾难的认识和防灾意识问题及解决办法,了解灾区受灾前后对防灾的认识。 对于编辑作为“后方”的指挥者,报道思路的策划者,编辑应当提出科学、完整、有深度和有影响力的报道方案。对于灾难的成因,有专家学者进行分析,辅以背景资料加以说明。就报道中涉及的建筑毁坏情况,从设计到原材料选用追踪报道,从灾中自救反映平时的防灾意识,写出物质救助与精神救灾同等重要的观点,有针对性地关注青少年群体,同时配发相应的评论,告诫青少年应当加强防灾意识的培养。选择一些青少年防灾成功的典型事例穿插报道,会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灾难报道要即时和连续相结合,文字图片相结合,前方后方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成年与青少年相结合,国内国外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即由一次灾难的报道变成一次防灾减灾的教育课。由于指向性强,对于青少年防灾意识的培养,会起到重要作用。 平时的报道 对于记者灾难过后或未发生灾难之前,就记者本身而言,一定要加强培养青少年防灾意识,这也是一项重要任务,记者对此的认识要上升到一个高度。首先记者应当克服麻痹思想,不能因为灾难过去或者未到就不以为然,或者轻视这个领域觉得没有大新闻可挖。所以,这就要求记者运用逆向思维,去挖掘、去发现,真正体现记者的功夫。在平常抓出不平常的报道。如就我国防灾减灾工作中有些地方重视不够,青少年防灾意识淡薄,灾难的监测预报能力与社会发展要求有明显差距,一些工程抗灾能力较弱,部分工程存在隐患,应急反应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记者可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展开调查、分析,采访专家学者和一些救灾中的当事人、幸存者和青少年,以此推动提高全民、特别是青少年防灾减灾意识,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对于编缉应当将灾难报道当成长期的选题来抓,特别是青少年防灾意识的培养。选择适当的日子,按《防震减灾法》、减灾日和不同灾难事件及时推出选题,以新的角度引起青少年重视。使青少年理解和认知,做到警钟长鸣。因为现实社会所做出的一切都是为了青少年而创造的。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白防灾是一项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活动,青少年是一个重要的主体。它不仅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还取决于社会政治制度、政府机构的组织效能,人民群众的道德风尚和社会团体的应变能力。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迅速战胜自然灾害重建家园,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可靠保证,青年是一支生力军。所以我们所说的灾难报道其内涵已不在是灾难发生时和之后的一段时间,其包括灾前注意运用各种形式向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宣传科学知识,灾难中如何尽可能避开危险保全自己的办法,使人们在思想上有所准备,在条件具备又有必要的情况下举行演习,吸取有过灾难经历的地区的经验,进行宣传、策划。这样的报道则不单单是客观的表述,而是带有很强的指向性,指向青少年这个群体,是属于潜入式的,其意义绝不是初始化的。 通过灾难报道使城市预案、《防震减灾法》、防灾经验等走进中小学课堂,组织防灾夏令营、课外科技小组、讲座、演习等等,那么青少年的防灾意识定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灾难报道也会在实践中不断走向成熟,走向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