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新闻文本分析

进行新闻文体的分析,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分析新闻的“三五六”(即新闻三个特点,结构的五个部分,记叙的六个要素)。
(1)新闻三个特点: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2)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3)记叙的六个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 分析新闻的语言特点:
(1)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
(2)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 分析新闻的特点:
(1)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2)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3)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4)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从各个角度分析一篇新闻作品

新闻报道作为文字交流的一种形式,其角度的选择至关重要。新闻事实是客观的,然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获得不同的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是由社会情况本身的复杂多样性与新闻传播事业自身的倾向性两方面因素决定的。著名的雁荡山灵峰有“移步换景”之说,同一座山峰从不同远近、方向、时间去看,就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社会事实也是如此,一件新闻事实往往包含多方面因素,新闻报道者选择的着眼点不同,就会得到不完全一致的资料,写出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报道。2000年年底,《经济晚报》和《南昌晚报》同时对江西肿瘤医院与南昌市郊区石泉村村民产生纠纷的事件作了报道。但《经济晚报》的题目是《割让两间店面,奉送四万现金——江西肿瘤医院为求“太平”做出让步》,《南昌晚报》则是《石泉村民以大局为重——预制板封门事件圆满解决》。对同一事件的解决两篇报道各执一词,到底是江西肿瘤医院高姿态做出让步还是石泉村村民以大局为重,就是由于新闻角度选择不同的问题,才产生了这种互相矛盾的新闻报道。
另一方面,新闻作品本身存在着必然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有时是报道者作为某一阶级、政党和社会团体的代言人自觉地体现出来的,有时则是新闻报道者因个人已形成的政治倾向、伦理观念、文化素质和价值取向所产生的思维定式的自然流露。报道者在审视新闻素材、把握新闻事件时,会根据其角度和立场对所有事件要素分别作出强化或弱化的判断。这对新闻事实的呈现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新闻工作者应该竭力追求新闻客观性和倾向性的辩证统一,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为党代言,为民说话,要从全局出发思考判定新闻价值,找准最佳视点、选取最佳材料、择其最佳表现手法来向受众传递新闻信息,不能思想片面、偏袒偏信,造成新闻失真。
当今社会,网络的发展、信息的爆炸、电子文本对印刷文本的冲击等,使得新闻的定义、对新闻的采访角度和对新闻事件的报道重点、选题都在发生变化。在新闻传播事业面临变化与冲击之时,拓宽报道面、增加实用内容、满足受众需求,从而积极面对市场挑战,是传媒必须采取的措施。但是,面对新的竞争态势,部分媒体为了争夺受众的注意力,在选取新闻角度时却产生了偏差,表现出价值取向进入某种误区:
误区一:过分强调新闻的时效性,导致新闻报道流于表面。在处理不少突发性新闻以及国外要闻时,往往只从尽快反映新闻事件的角度考虑,不注意深挖新闻的内在含义。如在对前,段时间英国伦敦发生爆炸案进行报道时,不少媒体的报道都仅仅是对伤亡人数、损失情况的简单数据罗列,对新闻背景缺乏必要的交代,对新闻事件缺乏必要的分析,因此无助于受众了解事件背后的情况。
误区二:对于事件的新奇性把握不当,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新闻的新奇性,是通过报道与传统观念不一致的新思想、新观点,或者通过强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反常、奇异和骇人听闻现象来激发大众的阅读欲望与快感的。但是,在新思想、新观念没有得到确认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仔细斟酌新闻角度,而过度地报道和渲染了其反常性,则容易对受众形成误导,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误区三:媒体(尤其是地方性媒体)如果目光狭隘,忽视整体形势,就会引导受众形成地域偏见。在切人新闻时,如果仅从本地区利益出发对新闻素材进行选择加工,选取角度过于片面,无疑会影响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完整了解与公平判断。而媒体长此以往地渲染报道,会使人们形成地方主义的地域观,不利于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也不利于国家、民族的安定团结。
误区四:不注意选择独特的新闻角度进行剖析,跟风现象严重。在某一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后,往往一拥而上进行报道,这无助于展现新闻事实,反而可能对某些负面事件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选择新闻角度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新闻价值。事实上对于任何新闻来说,其基本价值要素是不变的。不同媒体、不同记者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可能会因为强调某一方面价值因素,而导致其他因素的削弱,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背离其他价值,更不意味着可以不顾社会道德与他人利益而对新闻事实进行修改、歪曲。
另一方面,记者在根据新闻事件的价值进行报道的同时,还要考虑新闻报道所带来的社会效果。新闻媒体除了提供信息、娱乐之外,还有重要的教育引导功能,也就是站在国家和公众的立场,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担负一定的责任。新闻报道不仅是个人或所属媒体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手段,而且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与提供积极有效信息的责任。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慎重选择新闻角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新闻角度事实上取决于新闻工作者个人的认识深度,没有深入生活的体验和对社会形势的深刻了解,是无法在新闻事件中发现最新颖、最独特、最具魅力、最有价值的角度的。
首先,新颖的角度存在于深入细致的采访之中。只有花大力气、下大工夫,对客观存在的新闻事物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深入采访,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掌握大量的新闻素材,才能为选择新颖脱俗的角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新颖的角度存在于认真的思考之中。思考是新闻采访的继续和深入,它要求我们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考也包括将采访得来的大量素材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和研究。在对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之后,才能以个人的知识结构与知识积累为基础,根据各个时期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及读者的心理需要,去选择最新、最佳的选题角度、选材角度和写作角度。作为社会主义的媒体从业人员,应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追求高品位,抵制低俗化,宣传先进文化,实现社会效果的最优化。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