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一日三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古代人生?

秦汉及以前老百姓一天只吃早、晚两顿饭;隋唐时期,“午食”的概念才逐渐形成,一天开始吃三顿饭了……

秦汉时期百姓一天吃两顿饭,“朝食”为主餐

先秦时期,老百姓都是一天吃两顿饭,即“两餐制”。这两顿饭可以看成是“早饭”和“晚饭”,但古人不这么叫,而是把第一顿饭叫“朝食”,称为“饔”(发音:yōng);把第二顿饭叫“食”,称为“飧”(发音:sūn)。这也就是朱熹《集注》中所说的“朝曰饔,夕曰飧”。

古人称主餐为“大食”,在上古商代时已经分得很清楚,从殷墟甲骨卜辞中便发现了相关的记载。在“两餐制”中,朝食是最重要的主餐。

秦汉时期,普通百姓或是级别较低官员多为“两餐制”,但在贵族中间已经普遍实行“三餐制”。当年淮南王刘长谋反获罪,汉文帝刘恒特批他仍可享受诸侯王的生活待遇,允许一天吃三顿饭。

隋唐时期“午饭”成为“一日三餐”中的主餐

“一日三餐”的饮食风俗始于魏晋以后,但真正普及则在隋唐时期。老百姓基本一天都吃三顿饭,与现代的“三餐制”基本没有区别。“中餐”、“午饭”等这类词汇开始流行,并大量出现在当时文人的诗文中。例如:白居易的《咏闲》中有“午饭”这个词:“朝眠因客起,午饭伴僧斋”。

“三餐制”在唐代已经很普及,但是“两餐制”并未消失,有的地方一天吃三顿饭,有的地方一天吃两顿饭,到清末,乃至今天还是这样。

古代帝王实行一日“四餐制”

一天吃几顿饭,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除了“两餐制”和“三餐制”,古时还有“一餐制”、“四餐制”和“五餐制”。“四餐制”在古代属于“帝王餐”,汉朝时被制度化。

帝王为什么一天要吃四顿饭?

汉班固《白虎通·礼乐》有这样的解释:“王者之所以日四食何?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时之功也。”原来,帝王每天吃四顿饭是借“四方”、“四时”之数字概念,有迷信色彩。

“四餐制”怎么个吃法?

分别在天刚亮的“平旦”时吃第一顿,叫“旦食”;中午“日中”时吃第二顿,叫“昼食”;下午晡时再吃一顿,称为“夕食”;最后一顿在太阳落山以后的“日暮”时进行,称为“暮食”。

“四餐制”在汉代被严格执行,即使帝王死后,祭祀时也要“日上四食”。但“四餐制”也并非一成不变,在特殊时候要“减餐”。比如国家遭遇严重的天灾人祸时,皇帝就得减少饮食次数,以此自我惩罚,响应上苍给人间的警示。

清朝“帝王餐”是“两餐”制

不过,清朝“帝王餐”不是“四餐”而是“两餐”制,即“早膳”和“晚膳”两顿饭。一天吃两顿饭是满族的传统饮食习俗,入主中原后满族人将这一习俗也带进了皇宫。清朝皇家的“两餐制”与秦汉时的“两餐制”在时间安排上有较大差别,早膳一般在卯正以后(早晨六七点以后),晚膳多在午、未两个时辰(中午12时至午后14时)。

其实,清朝“帝王餐”是“明二暗四”:在早膳和晚膳这两顿正餐之外,还有“早点”和“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