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发展分为哪四个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分为哪四个阶段呢

一、加工阶段分为哪四个阶段?

1.粗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切除各表面上的大部分,以快速切除毛坯余量为目的,在粗加工时应选用大的进给量和尽可能大的切削深度,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切除尽可能多的余量。

2.半精加工阶段——完成次要表面的加工,并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准备。

3.精加工阶段——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图样要求,其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加工质量。

4.光整加工阶段——对于表面粗糙度要求很细和尺寸精度要求很高的表面,还需要进行光整加工。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表面质量,一般不能用于提高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常用的加工方法有金刚车(镗)、研磨、珩磨、超精加工、镜面磨、抛光及无屑加工等。

应当指出:加工阶段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必须根据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和工件的刚性来决定。一般说来,工件精度要求越高、刚性越差,划分阶段应越细;当工件批量小、精度要求不太高、工件刚性较好时也可以不分或少分阶段;重型零件由于输送及装夹困难,一般在一次装夹下完成粗精加工,为了弥补不分阶段带来的弊端,常常在粗加工工步后松开工件,然后以较小的夹紧力重新夹紧,再继续进行精加工工步。

二、飞行阶段分为哪四个阶段?

1、滑行和起飞阶段

飞机完成航班飞行前各项地面勤务工作。包括旅客登机完成、货物行李装卸结束、机务人员检查完毕签署文件放行飞机、机组从航管部门等获取相关飞行资料、地面商务值机人员与机组共同核对人员、飞机装舱单正确等;

然后向航空管制部门、塔台申请并获准后,在机坪上启动好发动机,经滑行道到达跑道端准备起飞。是滑行阶段,在这一阶段飞机有如一个运动的车辆,要按照地面的交通要求来运行,滑行段是飞机重量最大的时刻,也是驾驶员做起飞前各种准备和检查的时刻,同空中飞行一样也需认真小心。

飞机起飞是一个直线加速运动,是飞机功率最大和驾驶员操作最繁忙的时候,它分两个阶段,飞机首先以最大功率在地面滑跑,在起始阶段由于速度不大,方向舵不起作用,驾驶员控制着前轮方向,以保持飞机直线前进,当速度到每小时80公里时驾驶员用驾驶杆操纵飞机,但在达到决断速度Vl以前,驾驶员的手绝对不离油门杆,以便在发生突然情况时中止起飞。超过Vl速度后驾驶员必须继续起飞,因为这时的速度太大,再中断起飞,飞机会冲出跑道造成事故。

Vl的数值根据飞机的大小、装置不同、跑道情况、外界环境(温度、气压值、地面风速)而不同。速度继续增加到一定数值时,机翼的升力和重量大致相等,驾驶员拉杆向后,飞机抬起机头,前轮离地,这个速度称为抬前轮速度。这时飞机开始升空,起飞的第一阶段滑跑完成,转入第二阶段即加速爬升阶段。飞机飞到规定的高度,起飞阶段结束。

从飞机滑跑开始到飞越35米高度的地面距离称为起飞距离,起飞距离越短越好。这个距离的长短取决于发动机的推力的大小,增升装置(襟翼、维翼)的性能,同时也和海拔高度及地面温度有关。

2、爬升阶段

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固定的角度持续爬升达到预定高度。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省时

间,但发动机所需的功率大,燃料消耗大。另一种是阶梯式的爬升,飞机升到一定高度后,水平飞行以增加速度,然后再爬升到第二个高度,经过几个阶段后爬升到预定高度,由于飞机的升力随速度升高而增加,同时燃油的消耗使飞机的重量不断减轻,因而这样的爬升最节约燃料。

3、巡航阶段

飞机达到预定高度后,保持水平等速飞行状态,这时如果没有天气变化的影响,驾

驶员可以按照选定的航线以一定速度和姿态稳定飞行,飞机几乎不需要操纵,驾驶员一般只需进行必要的监控。这一阶段的飞行事故率最低。

4、下降阶段

在降落前半小时或更短的飞行距离时驾驶员开始逐渐降低高度,减慢飞行速度,到达机场的空域上空。

5、进近和着陆阶段

进近也叫进场,指飞机在机场上空由地面管制人员指挥对准跑道下降的阶段。这个

阶段飞机需要按规则饶机场飞行后直接对准跑道,飞机减速,放下襟翼和起落架。当飞机下滑到离地面7-8米高度时,驾驶员要把机头拉起。到1米左右高度时使飞机拉平,飞机以平行地面姿态下降,一般称为平飘,飞机两个主轮平衡着地,飞机前轮仍然离地,以一定迎角滑跑一段距离以增加阻力,然后前推驾驶杆使前轮着地,这时使用刹车,和反推装置(喷气飞机)或反桨装置(螺旋桨飞机)使飞机尽快把速度减低,滑出跑道,进人滑行道,驶向机坪。

由50英尺高度到完全停止的距离称为着陆距离,这个距离也是越短越好,它的长短取决于飞机的增加阻力的装置(襟翼、扰流板),也取决于刹车和反推装置的使用、和起飞一样,外界的风向、温度、海拔也影响着着陆距离的长短。

整个飞行过程中,操作最复杂的是起飞和降落阶段,据统计航空事故的68%出现在这两个阶段,因而在飞机设计上和驾驶员的训练上这两个阶段都是重点,以确保飞行安全。

三、立法分为哪四个阶段?

立法分为四个阶段:1.提出法律议案;

2.审议法律草案;

3.通过法律;

4.公布法律。

四、mip分为哪四个阶段?

MIP(maximizing iso-paraffins)工艺包括再生系统、分馏系统和吸收稳定系统;

其技术创新在于独特的反应系统:MIP工艺反应再生系统的原则流程为,热原料油与热再生催化剂在提升管底部接触,然后进入第一反应区,经高温和短时间接触后,进入第二反应区(-扩径的提升管反应器),在较低的温度和较长的油气停留时间下油气继续反应,反应后的物流进入粗旋风分离器(粗旋),分离油气和催化剂,油气进入后部分离系统,待生催化剂经汽提、再生后,再生的催化剂进入提升管底部,再与热原料油接触反应。

五、信息技术发展大致分为哪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电子数据处理(EDP)阶段。企业开始有了计算机,并从事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其中可能计算机会很多,但是没有中心服务器的概念,每台计算机的地位相互平等。这阶段的计算机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仅限于减轻人员在计算方面的劳动强度,如用于计算工资、统计账目等,属于电子数据处理业务。对企业单项业务进行处理,较少涉及管理内容。

第二阶段:事务处理阶段(TPS)。随着企业业务需求的增长和技术条件的发展,计算机间逐渐产生了部门间信息共享的需求。计算机在局部事务处理中产生了管理功能,但并没有形成对企业全局的管理。

第三阶段:管理信息系统阶段(MIS)。管理信息系统是用系统思想建立起来的,以电子计算机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以现代通信设备为基本传输工具,并能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MIS阶段,信息系统形成了对企业全局的计算机应用。强调以企业管理系统为背景,以基层业务系统为基础。并且强调企业各业务系统间的信息联系,以完成企业总体任务为目标。它能为企业各级领导提供管理需要的信息,但信息的范围还更多的侧重于企业内部。

第四阶段:决策支持阶段(DSS)。其实当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已经从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成更强调支持企业高层决策的决策支持系统了。

六、人际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一 选择或定向阶段 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各个方面评价对方,根据这些观察决定是否与之建立继续发展。

二 试用和探索阶段 人们有意识地努力寻找共同兴趣或经历,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价值观,观察对方的反应来进行试验。在这一阶段,每一件事似乎都很愉快的、轻松的和非批评性的。许多人际关系也都停留在这一阶段。

三 加强阶段 双方花更多时间在一起,他们喜欢相互陪伴,也开始相互信任、坦白。谈话中出现共同期望和假设。在这一阶段,开放是一种风险,因为自我袒露既可以相互关系加强,也可能受到伤害。

四 融合阶段 不仅相互包容,理解,而且能更好地相互预测和解释对方行为。这一阶段通常为最好朋友,恋人,父母和孩子

五 盟约阶段 最后一个阶段时双方做出某种正式承。

七、农业的发展哪四个阶段?

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以人力和畜力为代表的传统农业、以机械化为主的小型规模化农业、以信息技术和自动化配备为主的自动化农业以及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主的智慧化农业。这农业四个阶段分别说为农业1.0、农业2.0、农业3.0和农业4.0。

一、农业1.0阶段

农业1.0阶段是人力与畜力为主的传统农业,农业1.0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在农业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最重要的劳动工具是用以开发土地资源的各种简单手工工具和畜力,它们是对人类体力劳动的有限缓解,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把人类的生产活动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二、农业2.0阶段

农业2.0阶段是以机械化为主,同时伴跟着一些农场的呈现,农业开始呈现种养殖等大户。通过运用机械机器而替代了传统农人的部分作业,也改善了部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状况。我国现在强调的农业产业化,很大部分的内容都是指农业2.0时代的产业化拉长产业链,虽然能够带来一些收益,但是即使是在美国,这个收益能留在农民手里的也不到10%,而在中国,农业产业链中,农民得到的收益恐怕连8%都不到。

此外,2.0的农业产业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生产过剩。我国农业大宗产品的产量很多都是世界第一,生产全球70%左右的淡水产品,67%的蔬菜,51%的生猪,40%的大宗果品,这些产品都过剩。我们现在的粮食产量占世界的21%,人口占世界的19%,即使粮食不再增产,只要节约,就足够养活未来的新增人口。2.0的农业产业化能够拉长产业链,产生收益,但农业劳动力的收入并不会同步增长,农村存款来源不足,并没有产生现代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金融工具的条件。同时,它又对资源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三、农业3.0阶段

农业3.0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局部生产作业自动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通过加强农村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构建信息服务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使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农业装备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实现普及应用。与机械化农业相比,自动化程度更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更大。

四、农业4.0阶段

农业4.0是资源整合、数据驱动的智慧化农业时代。跟着土地流转,农业土地规模化程度加深,资源集中于少部分专业的农人手中,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完结无人化的管理。农业4.0是现代农业的最高阶段。农业4.0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仅体现在农业生产环节,它会渗透到农业经营、管理及服务等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是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智能化,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都将由信息流把控,形成高度融合、产业化和低成本化的新的农业形态,是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八、唐代诗歌发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请问是哪?

初唐四杰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这四杰分别是王勃(649--676)、杨炯(650--693)、卢照邻(637--689)、骆宾王(646--684).他们的诗虽然因袭了齐、梁风气,但诗歌题材在他们手中得以扩大,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由他们开始初步定型. “四杰”之后,陈子昂(661--702)明确提出反对齐梁诗风,提倡“汉魏风骨”.《感遇诗》38首,即是他具有鲜明革新精神的代表之作. 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显著的诗人.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另一类是边塞诗人,他们中的高适和岑参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龄、李颀、王之焕也是边塞诗人中的佼佼者.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思念家乡、立功求胜的心情,他的《从军行》、《出塞》历来被推为边塞诗的名作.李颀的边塞诗数量不多,成就却很突出,《古意》一首、《古从军行》是他的代表作.王之焕是年辈较老的边塞诗人,一首《凉州词》写尽了远征人思家的哀怨,另一首《登鹤雀楼》诗意高远,富于启示性. 中唐诗歌是盛唐诗歌的延续.这时期的作品以表现社会动荡、人民痛苦为主流.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从文学理论上和创作上掀起了一个现实主义诗歌的高潮,即新乐府运动.元稹、张籍、王建都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诗人.元稹(779--831)的主要作品是乐府古题19首和新乐府12首.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来说,元诗都非常接近白居易的诗,语言通俗易懂是他们共同的特色,这是源于他们文学观点的一致.张籍和王建虽无明确的文学主张,但他们以丰富的创作成为新乐府运动的中坚.同情农民疾苦是张籍乐府诗的主题,以《野老歌》最为著名.风格与上述几人十分相近的李绅诗作虽不多,但《悯农》诗二首却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读者. 除新乐府运动之外,这一时期还另有一派诗人,这就是韩愈、孟郊、李贺等人.他们的诗歌艺术比之白居易另有创造,自成一家.韩愈(768--824)是著名的散文家,他善以文入诗,把新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带入了诗坛,扩大了诗的表现领域,但同时也带来以文为诗,讲才学,追求险怪的风气.孟郊(751--814)与贾岛(779--843)都以“苦吟”而著名,追求奇险,苦思锤炼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刘禹锡(772--842)是一位有意创作民歌的诗人,他的许多《竹枝词》描写真实,很受人们喜爱.此外,他的律诗和绝句也很有名.柳宗元(773--819)的诗如他的散文一样,多抒发个人的悲愤和抑郁.他的山水诗情致婉转,描绘简洁,处处显示出他清峻高洁的个性,如《江雪》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李贺(790--816)在诗歌的形象、意境、比喻上不走前人之路,拥有中唐独树一帜之风格,开辟了奇崛幽峭、浓丽凄清的浪漫主义新天地.《苏小小墓》、《梦天》等都是充分体现他的独特风格之作. 晚唐时期的诗歌感伤气氛浓厚,代表诗人是杜牧、李商隐.杜牧(803--852)的诗以七言绝句见长,《江南春》、《山行》、《泊秦淮》、《过华清宫》等是他的代表作.这些诗于清丽的辞采、鲜明的画面中见俊朗的才思.李商隐(813--858)以爱情诗见长.他的七律学杜甫,用典精巧,对偶工整,如《马嵬》就很有代表性;他的七言绝句也十分有功力,《夜雨寄北》、《嫦娥》等是其中的名作. 晚唐后期,出现了一批继承中唐新乐府精神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人物是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他们的诗锋芒毕露,直指时弊. 诗发展到宋代已不似唐代那般辉煌灿烂,但却自有它独特的风格,即抒情成份减少,叙述、议论的成份增多,重视描摹刻画,大量采用散文句法,使诗同音乐关系疏远. 最能体现宋诗特色的是苏轼和黄庭坚(1045--1105)的诗.黄庭坚诗风奇特拗崛,在当时影响广于苏轼,他与陈师道一起开创了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宋初的梅尧臣(1002--1060)、苏舜钦(1008--1048)并称“苏梅”,为奠定宋诗基础之人.欧阳修、王安石(1021--1086)的诗对扫荡西昆体的浮艳之风起过很大作用.国难深重的南宋时期,诗作常充满忧郁、激愤之情.陆游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与他同时的还有以“田园杂兴”诗而出名的范成大(1126--1193)和以写景说理而自具面目的杨万里(1124--1206).文天祥(1236--1282)是南宋最后一个大诗人,高扬着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过零丁洋》是他的代表作. 源于唐代的词,鼎盛于宋代.唐末的温庭筠(812--870)第一个专力作词.他的词词藻华丽,多写妇女的离别相思之情,被后人称为“花间派”.南唐后主李煜(937--978)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较高的历史地位.他后期的词艺术成就很高,《虞美人》、《浪淘沙》等用贴切的比喻将感情形象化,语言接近口语,却运用得珠圆玉润. 宋初的词人象晏殊(991--1055)、欧阳修都有出色的作品,但依然没有脱离花间派的影响.到了柳永,开始创作长调的慢词,自此,词的规模发生了显著变化.到了苏轼,词的题材又得以进一步发展,怀古伤今的内容进入了他的词作之中.与苏轼同时代的秦观(1049--1100)和周邦彦(1056--1121)也是非常出色的词人.秦观善作小令,通过抒情写景传达伤感情绪的《浣溪沙》、《踏莎行》、《鹊桥仙》等是他的代表作.周邦彦不仅写词且善作曲,他创造了不少新调,对词的发展贡献很大.他的词深受柳永影响,声律严整、适于歌唱、字句精巧、刻画细致,代表作有《过秦楼》、《满庭芳》、《兰陵王》、《六丑》等.在两宋词坛上,女词人李清照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 南宋初年,面临国破家亡的危局,诗词作品多表现作家们的爱国之情,辛弃疾被誉为爱国词人,他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受辛词影响,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人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最大的爱国词派. 南宋后期的词人姜夔(约1155--1235)最为著名.姜词绝大多数是纪游咏物之作.在他的词作中,更多的是慨叹身世的漂零和情场的失意,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长亭怨慢》.他的词沿袭了周邦彦的道路,注意修辞琢句和声律,但内容欠充实. 词在南宋已达高峰,元代散曲流行,诗词乃退居其后. 明代诗歌是在拟古与反拟古的反反复复中前行的,没有杰出的作品和诗人出现. 清代诗词流派众多,但大多数作家均未摆脱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套子,难有超出前人之处.清末龚自珍(1792--1841)以其先进的思想,打破了清中叶以来诗坛的沉寂,领近代文学史风气之先.他的诗常着眼于社会、历史和政治的观点来揭露现实,使诗成为现实社会的批判工具.后来的黄遵宪(1848--1905)、康有为(1858--1927)、梁启超(1873--1929)等新诗派更是将诗歌直接用做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载体. “五四”文学革命中,中国的现代文学诞生了.1917年胡适(1879--1942)首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8首,并提出“诗体大解放”的主张,倡导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的“胡适之体”诗.在新诗诞生过程中,刘半农、刘大白、康白情、俞平伯是创作主力.经过他们的努力,新诗形成了没有一定格律,不拘泥于音韵,不讲雕琢,不尚典雅,只求质朴,以白话入行的基本共性.最早出版的新诗集有:胡适的《尝试集》、俞平伯的《冬夜》、康白情的《草儿》和郭沫若的《女神》. 郭沫若的《女神》带着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带着不同于其他白话诗的鲜明艺术性,为新诗奠定了浪漫主义的基础.《女神》也是新诗真正取代旧诗的标志.它成功地创造、运用了自由体形式,将新诗推向新的水平. 经过开辟阶段,新诗形成了以自由体为主,同时兼有新格律诗、象征派诗的较为完善的形态. 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们创作了大量的自由体诗,他们的诗多以抒情为主,表现了觉醒后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追求与苦闷.其中朱自清的成就较为突出.他的诗突出地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如《光明》一诗表达了作者不靠施舍、踏实求索的愿望.还有《匆匆》、《自从》、《毁灭》等诗都表现了历经坎坷与幻灭,追求理想之心不渝的坚韧.文学研究会中自成一家的冰心,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创作出版了《繁星》、《春水》两部诗集.她的这些诗都被称作“繁星体”.她的“繁星体”诗多表现母爱、童真和自然之情,满蕴温柔、忧愁之风. 怒吼的诗指的是瞿秋白和蒋光赤等共产党员作家的政治抒情诗,其中蒋光赤(1901?/FONT>1931)的诗最多.他的诗中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色彩,如《太平洋中的恶象》、《中国劳动歌》、《哭列宁》等诗一扫当时许多新诗中的缠绵悱恻之调,充满了阳刚之音,但他的政治抒情诗存在内容较空泛的弊病. 在新诗创作中,爱情诗这一领域当属湖畔诗社的诗最为引人注目,汪静之(1902-- )、应修人(1900--1933)、潘漠华(1902--1934)和冯雪峰(1903--1976)是其中的主力.他们的诗中所描写的爱情大胆而袒露,其间所显现出的质朴、单纯的美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写自由体诗的冯至(1905--1994)也是比较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既写爱情,也写亲情和友情,出版有《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等诗集. 提倡格律诗的是新月派.闻一多(1899--1946)为格律诗理论做出了很大贡献.为建设新格律诗,闻一多提出建设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并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创作实践.闻一多有两部诗集《红烛》和《死水》.在他的作品中,爱国主义情感贯穿始终.此外,他的诗还表现了“五四”时期积极向上,进取追求的精神风貌.他的艺术表现方法是浪漫主义的.他常选择某一形象来托物寄情.他善用贴切的比喻以增强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他的诗具有他所提出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一特点对整个格律派产生过重大影响.徐志摩(1896--1931)是新月社的另一重要诗人.他的诗主要表达对光明的追求、对理想的希冀、对现实的不满.表现个性解放、追求爱情的诗在徐志摩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风婉约,文字清爽、明净,感情渲染浓烈、真挚,气氛柔婉、轻盈,表现手法讲究而多变.他的诗多收于《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诗集中. 几乎在新月派活跃的同时,象征派的诗也出现在中国的诗坛上.象征派的诗既不真实描写,也不直抒胸臆,而是常采用不同于常态的联想、隐喻、幻觉、暗示等手段制造朦胧、神秘的色彩.李金发(1900--1976)是象征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微雨》、《为幸福而歌》等诗集.他的诗反映了“五四”之后一些知识分子面临茫然的前途时而产生的悲观情绪.李金发被人称为“诗怪”,是因其诗怪诞,可读性较差,但他的诗也有许多成功之处,如诗中大量形象鲜明的比喻、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强烈的感觉等皆为许多人所不及.其他成绩较为突出的象征派诗人还有王独清、穆木天和冯乃超. 30年代的左翼诗派以高昂的战斗激情领诗坛一派风骚.殷夫(1909--1931)是重要的政治抒情诗人.他的诗热情颂扬无产阶级革命,生动描绘工人运动的战斗场面.因为有实际斗争经验,所以他的诗感情充沛而真挚又不流于空泛,艺术风格朴实、粗犷,代表作品有《血字》、《1929年的5月1日》、《我们的诗》等.左翼诗派的重要代表团体是中国诗歌会.他们的艺术主张是诗歌大众化,倡导诗歌面向下层人民,歌唱抗日救亡运动,代表诗人是浦风(1911--1942). 新月派之后,描写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的现代情绪的现代诗派兴起,戴望舒(1905--1950)是现代诗派的主要诗人.他因1928年发表的《雨巷》一诗而获“雨巷诗人”的美名,曾出版过《我的记忆》、《望舒草》等诗集.这些诗作集中表现了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感和孤独感.他的诗大量采用象征意象,但因贴近主观情绪,诗意虽曲折、朦胧但并不过于晦涩.他常用的譬喻也新鲜而贴切.富于节奏感是他的诗的另一特色. 抗战后诗坛上最重要的诗派是七月派.七月派的重要诗人是胡风、艾青、田间、亦门、鲁藜、邹荻帆等.在他们的创作中,政治抒情诗占有很大比重,内容多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呼唤人们的抗敌斗志.七月派在艺术上注重以炽烈的激情去撞击人们的心灵,而不讲究文学的雕琢、修辞.质朴、粗犷、奔放是七月诗人共有的艺术特色. 40年代后半期,被后来称为民歌体的新诗在解放区农村成熟了.民歌体新诗的突出成就表现在李季与阮章竞的叙事诗中. 马凡陀是袁水拍(1907--1983)40年代中期发表讽刺诗的笔名.他在这一时期的诗结集为《马凡陀的山歌》,这是当时国统区最有影响的政治讽刺诗集.它多以市民熟悉的民谣、小调写成,轻松、诙谐而又锐利、泼辣,锋利的笔锋扫荡了末日社会的各个角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诗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题材、新主题伴随着新生活应运而生.诗人们满怀激情抒写了一首首新时代的颂歌.同时,新的社会也造就出一批诗坛新人和崭新的作品.他们是:邵燕祥和他的《歌唱北京城》、《到远方去》,森林诗人傅仇和他的《伐木者》,严阵的《老张的手》,未央的《祖国,我回来了》,李瑛的《军帽下的眼睛》,公刘的《边城短歌》和《黎明的城》,顾工的《喜马拉雅山下》等.此外,诗歌形式有所创新,吸取民歌营养的信天游、接受外来影响的阶梯式、新格律诗等形式相继出现. 50年代未60年代初,诗歌兴起了新民歌运动,发展了传统民歌.政治抒情诗以独立的艺术形式在60年代出现,郭小川、贺敬之是当时两位优秀的政治抒情诗人.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另一突出成就是长篇叙事诗的丰收.郭小川的《深深的山谷》、《将军三部曲》以新颖的形式和深遂的思想享誉诗坛,李季的《杨高传》、闻捷的《复仇的火焰》、韩起祥的《翻身记》、王致远的《胡桃坡》、臧克家的《李大钊》、田间的《赶车传》等也都别具特色. 但取得成绩的同时,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也存在着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不够丰富的缺点. 新时期以来,沉寂十载的诗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景象.诗歌在表现手法上,得以古今中外广泛借鉴,形式则更趋于松散的自由体,风格千姿百态.新时期初期,欢呼胜利、反思历史的诗歌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传统,并使之继续发展.与此同时,一批青年诗人,如舒婷、顾城、江河等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快速成长起来.他们的诗通常表现出一种晦涩的、不同于寻常的复杂情绪,人们谓之“朦胧诗”. 80年代中后期以后,诗坛又出现了自称为“第三代诗人”的现代派潮流

九、中华文明就其发展的阶段分为哪四个时期?

中华文明既绵延不绝又不断发展,其历史演进呈现出四个较明显的阶段:河洛文明阶段;儒,道,法三足鼎立阶段;佛,儒,道三足鼎立阶段;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对立阶段。

中华文明的特点:

1、悠久性:

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举世公认,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

2、持续性:

中华文明自从产生以来就持续不断、一脉相承的发展到现代,这是最基本的特征。

3、兼容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明正是在不断吸收、消化各异文化的过程中兴旺发达起来的。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充满自信,非常开放,气势恢宏。

十、文艺复兴分为哪四个阶段?

  分为开端、早期、盛期、晚期四个时期。  开端:新的写实因素开始出现。  早期:大批艺术家对新的艺术精神和因素的探索阶段,尽管这时的艺术还不成熟,尚未形成理想化的规范,却能体现出艺术的真挚和纯朴。  盛期:是最辉煌的时期,人才辈出、硕果累累,新的古典艺术规范建立,绘画技法发展.。  晚期:是一个探索艺术新风格,突破盛期艺术规范的过渡时期。